近日,市三医院心血管内科和重症医学科先后收到了同一位患者送来的锦旗,字里行间饱含着对医务人员的感激之情。原来,这位七旬患者突发急性心肌梗死,在抢救过程中发作了14次室颤。最终,在医院治疗团队的全力抢救下,该患者转危为安。 前不久,70岁的我市居民刘大爷在家中突然感到胸痛、胸闷,大汗淋漓,观察了一会儿仍无缓解。随后,他被家人送到了市三医院治疗。入院后,通过心电图检查,医生考虑为急性心肌梗死。在与家属沟通准备手术的过程中,患者突然意识丧失,呼之不应,心电监护提示心室颤动,医生紧急电除颤后恢复其正常心律,但每次缓解数分钟后,又会再次发生室颤,反复发作了14次。 据了解,这种情况被称作“电风暴”。在急性心肌梗死期间发生“电风暴”的患者死亡率高、处理棘手,预后不佳。但幸运的是,刘大爷每次都在医生的抢救下转复了自主心律。随后,刘大爷被紧急送往导管室,通过急诊手术植入支架后,打通了阻塞的血管。 医务人员介绍,在心梗来临之前,身体会出现一系列的预警征兆,包括有心绞痛、濒死以及压迫的感觉,这些症状会持续5至15分钟,部分患者还会有明显的出汗、恶心症状。因此,如出现胸痛胸闷、气短心慌等症状,一定要及时到医院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