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在北方农村的小伙伴都知道,进入农历3月份后,飞到南方过冬的燕子就会飞回来,然后找地方筑巢,繁衍下一代。 看到燕子飞回来后,农民朋友特别高兴,一是听到了燕子的叫声,二是欢迎燕子到自家筑巢。 不过燕子到家里筑巢后,农村老人又经常表示,掉窝的燕子千万不能捡。到底为什么不能捡呢?难道是害怕伤害到燕子吗?
燕子筑巢时,很是小心谨慎。它们首先要做的是找一个适合筑巢的地方,比如农民朋友的家里、屋檐下,这都是燕子喜欢的地方。 筑巢后,燕子就要在这里繁衍后代了,直到小燕子的出生。但小燕子出生后,燕子要面临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那就是家里居住面积有限,影响了小燕子的成长。 虽然大多数时候不会出现问题,但碰到小燕子打架或者调皮时,弱小的燕子难免掉出来。 特别是争夺生存空间时,身强力壮的燕子总会欺负身体弱小的燕子,这也导致小燕子从窝里掉在地上。 看到这些掉落的小燕子,大家第1个反应应该是把小燕子捡起来,重新放进窝里。但老人并不是这样想的,他们觉得不能把燕子捡起来。
其实老人的考虑也是有道理的。要知道,小燕子之所以会掉下来,大多数原因在于这些小燕子体弱,它们没有办法和身体强壮的燕子竞争。 就算大家把它们重新送回窝里,这些小燕子还是要掉下来,反复几次后,肯定会损伤小燕子身体健康。 其次,小燕子身上有燕子父母熟悉的味道,捡小燕子过程中,小燕子身上会沾染上人类的气味,这会让燕子父母产生抗拒心理,到时小燕子还是无法存活。 这还不是最严重的,最严重的是燕子父母会认为外敌来袭,一旦产生这种想法,它们有可能抛弃所有燕子,这样其他燕子也没有办法存活。
虽然这是燕子之间的自然竞争,也是自然界的生存法则,但看到小燕子掉在地上时,大家还是难免心痛。既然如此,我们又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 其实这件事情也没有大家想得那么复杂,如果大家不想燕子身上沾染到人类的气味,可以戴着手套或者拿纸巾把燕子包裹起来,然后把小燕子送回窝里。 要注意的是,在整个过程中,大家千万不要用手直接接触燕子身体,也不要在燕子身上留下其他气味,否则燕子就会受到攻击。 对于那些反复掉下来的小燕子,大家除了要把它们送回家,还要考虑它们的身体状况。至于如何帮助它们,可以单独给小燕子喂一些食物,这样也能帮助燕子成长。 
结语: 虽然这句话看上去有些不讲情理,但确实是燕子成长中需要面对的,也是一种自然法则,所以人类千万不要过度干涉,这样对燕子才是最好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