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发育、预防老年人骨质疏松,多会想到补钙。但鲜有人知道,补钙却要看维生素D。维生素D是为了增加钙的吸收,又可促进钙盐的更新及新骨生成,也促进磷吸收与肾小管细胞,对钙、磷的重吸收,故可提高血钙、血磷浓度,有利于新骨生成和钙化。对于骨健康,维生素D很关键。 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核医学科主管技师张成丽讲到,孕妇和哺乳期妇女、 母乳喂养的婴儿、 大部分在室内的人、65岁以上的老年人、肥胖人群都容易缺乏维生素D。缺乏维生素D成人易患软骨病,儿童易患佝偻病;可能会导致中老年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骨质流失、肌肉无力、跌倒和脆性骨折。踏跟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风险增加有关,如多发性硬化症、1型糖尿病、类风湿关节炎等,会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婴儿语言发育迟缓等,更容易患上感冒及其他呼吸道疾病。 要补充维生素D,牢记“晒、吃、补”三字口诀。皮肤通过日光曝露,简称晒太阳,合成维生素D3 ,可以说是人类最有效最好的维生素D来源了。但同时,晒太阳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维生素D来源。一方面,心态发生了变化,我们就要耍手机,追剧看抖音微博,不出门,坚决不出门。另一方面,春夏秋冬我都要防晒,怕变老变黑,不愿意沐浴阳光哦。只漏眼睛的防晒十分到位,阳光就是照不到我。那补充维生素D 也就从以下这两方面下手了: 吃:食用维生素D含量较高的食物(鱼干、红鳟鱼、大马哈鱼、蛋黄、沙丁鱼、香菇、全蛋、黄油等); 补:维生素D补充剂。 但维生素D过多也不行,要均衡。维生素D过多症,会导致维生素D中毒,临床常表现为食欲减退、无力、心搏徐缓、心律紊乱、恶心、呕吐、烦渴、便秘、多尿等。长期维生素D过多时,高钙血症可致动脉粥样硬化,广泛性软组织钙化和不同程度的肾功能受损等;母体摄入维生素D过多可致婴儿发生高钙血症。如胎儿发生高钙血症,则出生体重低,心脏有杂音。严重者有智力发育不良及骨硬化。 除了维生素D,甲状旁腺激素(PTH)、降钙素(CT)也与骨代谢密切相关。谢调控激素可联合监测,对老年人,婴幼儿、青少年的骨骼健康具有重要价值。此外,还有一些与骨代谢相关的激素(生长激素、雌激素、睾酮)也不容忽视。骨代谢标志物还包括一般生化标志物及骨转换标志物。尽早明确骨质疏松症病因,及时干预和治疗,对于预防骨质疏松和骨折事件的发生意义重大。 作者:门玉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