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仅19岁的小邓因“双乳包块”在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甲状腺乳腺外科进行了右侧经皮乳腺肿物穿刺及乳房病损微创旋切术。不幸的是,肝胆胰脾彩超提示脾下方有个大小约为7.8x6.4cm的“小东西”,其右侧方靠近胰尾疑似“脾占位”转入肝胆外科继续治疗。完善相关检查后,在全麻下进行了腹腔镜肿物切除术。这是一个大小约为8cm的椭圆形占位,外观光滑似脾脏,活动度良好,考虑为“副脾”。术后,4天小邓便康复出院。 像小邓一样所患的副脾,是存在于正常脾脏之外的“小脾脏”,并非脾脏的“备胎”,而是先天发育异常。正常情况下,副脾对人体没有影响。副脾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与正常腴组织相同,因而可能发生正常脾脏的病变,如副脾扭转、梗死,破裂等,但发生率较低。临床上,副脾发生率约为10%~35%,年龄越小、发生率越高。副脾主要由胚胎期脾的发育异常而形成,不属于病理改变,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 副脾本身不会有任何症状,仅有当发生病变时,才会表现出相应症状。首先是溶血性贫血症状。部分溶血性贫血,红细胞破坏主要场所在脾,可表现为头晕,乏力、黄疸。如药物治疗无效,进行脾切除术,原有症状会消失。但是当副脾发生增生后,原有贫血症状还会再发。脾破裂症状。在脾切除后,副脾可因增生而发生破裂、出血。如出血量不大,速度不快,可表现为上腹部隐痛,并可伴发热:如出血量大,速度快,可迅速出现头晕、乏力、皮肤苍白、全身出汗、血压降低、脉搏细速、意识障碍等低血容量性休克症状。脾梗死症状。副脾可因血管被栓子堵塞或蒂扭转等原因发生梗死,表现为剧烈的上腹痛,并放射至左肩,伴有恶心、呕吐,并可有腹肌紧张。 副脾是先天发育异常所致,无法预防。但部分与副脾相关的疾病,可以通过一定手段减少发生,包括尽量避免突然的体位变化,或可减少副脾蒂扭转,及由此引起的副脾梗死的情况发生。生活中,要注意安全,尽量避免做危险运动,减少外伤所致脾、副脾破裂,积极治疗肝病,避免进展为肝硬化、门脉高压而引起脾、副脾肿大、继发脾功能亢进。 作者:赵羚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