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积分
- 110532
- 威望
- 1823 点
- 铜板
- 52634 枚
- 西秦金币
- 0 个
- 鲜花
- 537 朵
- 邮编
- 643000
- 在线时间
- 13920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9-12-2
|
20年前鸿鹤坝有个舞剑的老头,要么在体育馆坝子,要么在民兵团门口舞剑,终年四季不断。还有个天天早晚对着香樟树拳打脚踢,哼哈哼哈大呼小叫,春夏秋冬汗流浃背。去世的时候也不过七十而已。舞剑伯如今看起来不比其他一般人健康多少,反而面容显得更老更憔悴。还有个终年四季无论寒冬酷暑猝年穿单衣,夹夹儿的,猝年64岁。我的体育老师,我见过的练武的练功的,年轻时代确实看起来很牛屄,一般人打不过。晚景看起来也不咋得甚至不如一般人,病痛多伤多甚至走路都显得困难。少年时代也曾经接触过,蜻蜓点水略知一二。二三十年过去了,就看见的而言略谈薄见。
搞体育的练功的练武的,少年时代年轻时代确实比一般人打架更牛屄,属于惹不起的角色。走正道还好,走歪路会跟社会带来很大的危害和麻烦。中年也还尚可,老年就未必了。晚景凄凉凄惨者不在少数。
非天资者难以发展和高阶,要成为专业甚至高阶比考清华难。出人头地者更是凤毛麟角,即使是在冷兵器时代人人尚武的年代,要出人头地都是不容易的。要混到杜心五那种宗师级别比当科学院院士还要难。绝大部分人辏个热闹耍个爱好罢了,当真只会输得很惨。
搞体育武术的甚至大多数艺术类的,学历不高文化水准更是低,多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体尖生有几个成绩好的?很少很少。绝大部分人最终是武没炼成,书也没读成,两头丢。
自古穷文富武不是说来耍的,一般人家根本耗不起。书本可以自学,只要脑壳灵光,认几个字然后没得老师也能自学成才,自古不乏其人。但这武功自学根本不行,就是一般的老师也教不出大成者,非高手不能出高徒。光教师费就不是一般人家能出得起的,何况练功食量大,穷人家哪里来那么多的米来吃?穷苦人家子弟多以读书为主,要么就是务农。打砂袋者甚少。
练武练功比读书更挑人,而且必须三四岁就要开始,十岁已经属于大龄。不仅仅需要好的老师,还要自身聪慧领悟力高,眼睛好耳朵好腿脚麻利,而且持之以恒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汗水成河。十多年甚至更长时间才有成效。缺一样都不行。
风险性大,身体损伤大。无论再高明的老师也不敢完全的肯定在教授练功过程中不会出现个意外。一旦有事要么残疾要么死。外人看见的都是金牌银牌,大师大侠,背后伤的残的死的不知多少耳。
一般人整个爱好凑个热闹就可以了,专业路还是慎重为好。工农子弟读好数理化是第一要务,其他的兴趣下即可。银子多的豪门当然无所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