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采访的这位家长说,刚开学,自己的孩子上初一,班主任便在群里要求学生统一订牛奶,一名学生一学期要订3箱酸奶,每箱110元,一年两个学期。

但是让人生气的是,那些选择不订的孩子,竟然需要提交一份医学过敏证明。这操作,简直比数学题还让人摸不着头脑,瞬间点燃了家长们心中的怒火。班主任说的话,太让人生气了。

在不少家长看来,学校应该是孩子们求知的殿堂,是心灵成长的净土。然而,这突如其来的订奶风波,却让这份纯静蒙上了一层阴影。家长们担忧,如果连订牛奶这样的小事都能成为“任务”,那教育的本质岂不是被悄然改变?
看看网友怎么说:

▶还在回来说学校牛奶又酸又稀,其实不是家长不愿意订,而是这些牛奶都不是纯牛奶,小编看了下,都是风味酸奶,其实说白了就是饮品,饮料。这种难道真的有营养吗?

▶孩子上学,不是买牛奶的,这种变相的“强迫”实在是吃相难看了,其实老师也是受害者,老师传达校长命令,校长传达谁的命令?这里面没有问题吗?

▶有明文规定的,《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学校不能向学生或家长推销或者变相推销商品,但是为何屡禁不止?传说中纯奶的天花板特仑苏,也不会卖到110一箱,而学生喝的酸奶为何价格这么高?其实就是普通的风味酸奶而已。

▶为何天天查头盔,学校 天天订牛奶,药房天天送鸡蛋。这种现象说明什么问题?社会是进步了还是退步了?当说出“自愿”二字的时候,已经知道事情的真相了。

▶还有学校每个月给学生发奶票,凭票去商店领牛奶。有些地区统一订购牛奶,有可能是对当地奶企业的扶持,但是也有可能是个别管理者存在某些“利益输送私相授受”的那一套。
我家孩子不爱喝牛奶,怎么就得开证明证明自己过敏呢?”迅速得到了众多家长的共鸣。大家纷纷吐槽,这哪里是自愿订奶,分明就是变相强制嘛!家长们的不满,不仅仅在于这份突如其来的“医学证明”要求,更在于对牛奶质量和价格的质疑。毕竟,市面上的牛奶品牌众多,价格各异,学校统一订购的牛奶,真的就是最好的选择吗?


面对家长的强烈反应,当地教育局迅速介入,并明确表示:学校订奶应坚持自愿原则,不得有任何形式的强制行为。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家长们依然感受到“自愿”二字被打了折扣。有的学校虽然口头上说自愿,但字里行间透露出的压力,让不少家长感到难以拒绝。

在这场订奶风波中,我们不禁要问:教育的初衷究竟是什么?是为了培养出一批批优秀的社会栋梁,还是成为了某些利益链条上的一环?答案可能只有这条线上的人才知道吧。
你对学校的“自愿”二字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我们一起探讨。[url=]#头条首发大赛#[/url][url=]#寻找热爱表达的你#[/url][url=]#头条创造挑战赛#[/ur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