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5213
- 威望
- 707 点
- 铜板
- 3056 枚
- 西秦金币
- 0 个
- 鲜花
- 2 朵
- 在线时间
- 308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20-9-11
|
近日,“员工已读不回 负责人凌晨爆粗口”冲上热搜。涉事负责人凌晨2点放出狠话:“以后我在群里发通知,不回复的一律按照旷工处理。”而在不久前,某知名母婴品牌CEO因对员工周末不积极响应工作而不满、愤然退群的消息,也让网友直呼:请归还打工人的“离线休息权”。
管理者如此理直气壮,把下班空间变成平行世界的另一个职场。其实,齐刷刷的不回复,不正是用震耳欲聋的沉默表达了态度吗?
有网友留言,小学四年级的家长会,黑板上写满了孩子们的心里话:希望爸爸妈妈早点回家,回家也别看手机。
孩子们热烈渴求的背后,是成年人没有边界的工作时间。
那么,为什么要加的班越来越多呢?
当“卷”成为习惯,形式主义“表演”就自带光环。老板说“简单汇报一下”,但隔壁同事已PPT生花;你清晨七点半准备会议,发现早有人在群里汇报工作;尽管你觉得某些工作无意义,但有人在忙“屎上雕花”——“卷”就像本身语意一样,裹挟着职场人不断负重奔跑、随时竞争,好像不卷紧一点,就会因不够优秀而被离心力抛出。
边界感缺失,焦虑感在线。技术让生活更便利,也让加班更容易,工作和生活的边界被一个个工作软件或者APP侵蚀,随时陷入“掉队”焦虑。一方面,是不回复就当旷工处理的“豪言”;另一方面,把“秒复”当作敬业的体现,作为“事事有回应”的单一解读。
用姿态,弥补能力不足。业绩一旦没那么漂亮,有的公司就开始以“加班排行榜”为抓手,拉通加班模式,对齐加班颗粒度,口口相传要求员工周六常态上班。简单粗暴无意义的加班成为无能管理的救命稻草。
用加班时间换取稳定的收入、缓解工作的焦虑……真的只能这样吗?也许,大多数人可以找到比这更优的选择。
早前传出的2024互联网企业加班排行榜上,位列首位的:每周平均工作时间63.8小时,一周上六天班,一天工作近11个小时(这还只是平均数)!996“福报”套餐终于被全民讨伐,传说中的wlb(work life balance 工作与生活的平衡)成了“社畜”心中的白月光。
真的是无路可退吗?
个体突围,从改变认知开始。有人将加班与“价值感”画等号,给“准时下班”戴上羞耻感的枷锁,甚至老板抛出“能人总在办公室”的鸡汤也一口炫一碗。其实,个人的价值,不应该只有一种衡量标准,工作之外的爱好和情感链接,是我们生而为人更和煦灿烂的意义感。
区分“高效”和“忙碌”,建立强大的自我边界和课题分离。奋斗应该是让人愉悦的多巴胺,“活儿好”,更要活好。
企业向善,聚焦业务才是正经事。没有一个企业是容易的,既然不容易,何不把有限的精力投入到真正赋能上,而不是把所有会议安排在下班后,人工营造“灯火通明的拼搏感”。当一个企业逐渐减少无意义的层层汇报和耗费心力的“向上管理”,减少会议“表演”,而更看重结果导向,把工作时长真正用在“刀刃”上,才能聚拢人心、更聚焦业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一直守护着劳动者的权益,白纸黑字地写着: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如果用人单位因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但一般每日不得超过一小时。
所以,无效加班除了不得人心,更有法律风险。
加班并不是原罪。遇到紧急且重要的事,适当延长工作时间来处理,是大部分有责任感的职场人职业化的表现,但“内卷式加班”“表演式加班”“炫耀式加班”则是对信任感的践踏、对能力的否定和对生活的不负责任。我们需要一个可以准时关灯的职场,更期待一个“拼搏”与“生活”能够各得其所的时代。
职业规划之外,还有生活。有网友说,自己9岁的孩子希望“长大之后成为游戏博主”,因为“看起来”可以在家上班,有很多时间和自己的孩子在一起。这个“职业规划”的背后,正是隐藏着“希望爸爸妈妈早点回家”的深切渴求。
健康的工作也托举着明天的希望。确实,“早点回家”是清晨家人的祝福,希望这四个字,能在傍晚成为真实的诺言,温暖在学校辛苦学习了一天的孩子和在职场辛苦打拼的我们,也照亮未来家庭生活的美好想象。
愿你见过凌晨的月亮,也看到傍晚的夕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