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丨高语阳
4月18日,国务院总理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稳就业稳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若干举措。
会议指出,锚定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着力稳就业稳外贸。
会议部署了3方面“稳”的工作:就业、外贸、股市及房地产。会议还特别强调,相关举措一旦推出,要直达企业和群众,提高落地效率,确保实施效果。

资料图
第一,稳就业。
为有效应对外部环境和国内经济运行变化对就业的影响,此前,“稳就业”新举措密集发布。
国务院就业促进和劳动保护工作领导小组3月27日发布方案,推出一揽子举措加力岗位挖潜扩容、支持重点群体就业创业;4月初,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加快构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服务体系的意见》。
有两个方面的重点值得关注。
其一,促进就业是综合工程,与产业发展、扩大消费、重大项目和民生服务等领域都密切相关。
其中,制造业是稳定就业基本盘和拓展就业新增长点的重要方面。为了稳住制造业就业规模,我国实施新一轮十大重点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研究保持制造业合理比重投入机制,培育智能装备、电子信息、生物医药、低空经济、人工智能等就业新空间。
其二,企业是稳就业的关键一环,约1.9亿户经营主体承载着数亿人的就业创业。
例如,针对诸多求职者关注的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招聘,一揽子政策包括盘活各地教育类、卫生类等事业单位编制资源;鼓励国有企业带头吸纳就业等。此外,相关政策还明确要求,加大对不裁员少裁员劳动密集型企业等促进稳定就业的企业金融支持力度等。
4月18日的国常会明确要求,要鼓励企业积极稳定就业,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力度,扩大以工代赈等支持,加强就业公共服务。
第二,稳外贸。
近期,美国政府滥施关税,不可避免地对全球包括中美在内的贸易造成负面影响。稳外贸是当前焦点。
我国连续8年保持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今年一季度,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10.3万亿元,累计增速由负转正,同比增长1.3%。在外部困难挑战增多的情况下,一季度进出口保持总体平稳凸显出中国外贸的韧性和竞争力。
当前,我国正积极构建多元化市场,深化与各方的产业链供应链合作,表现出强大的活力和潜力。例如,近期举办的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上,有来自全球216个国家和地区的超过11万名境外采购商到会,较上一届同期增长10%。
在稳外贸的各项举措中,国家高度关注直接受到冲击的外贸企业。18日的国常会明确指出,要稳定外贸外资发展,一业一策、一企一策加大支持力度,支持外资企业境内再投资。
无论是本土企业或者外资企业,都是政策加大力度扶持支持的对象。
一系列举措已经出台。包括推进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创新,简化进出口流程;扩大出口信用保险承保规模,增加中小微外贸企业信贷投放等。虽然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加深,但中国以“新”应变,相信外贸航船一定能持续破浪前行。
第三,稳股市及房地产市场。
18日的国常会明确指出,要持续稳定股市,持续推动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股市楼市都是经济运行的重要“风向标”,事关上亿家庭、工商百业。
其中,我国股市有超2亿股民、7亿基民,逾5000家上市公司,股市的动态备受关注。
去年12月,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次提出,稳住楼市股市;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把稳住楼市股市写进总体要求,并提出更大力度促进楼市股市健康发展。
在此基础上,面对美国关税政策引发的全球市场动荡,我国迅速出手,彰显出维护市场平稳运行的坚定决心。例如,此前,面对股市受到冲击,从中央汇金公司等企业接连公告增持,再到多部门接连发声,我国稳股市政策迅速落地起效。
当前,外部局势仍旧严峻,但可以预期的是,未来一系列政策“组合拳”将相继出台落地。中国将继续坚定不移,以自身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