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上午,在“五四”运动106周年来临之际,荣中关工委在逸夫楼阶梯教室举行首场“弘扬五四精神,为强国建设立志成才”宣讲会。出席宣讲会的有荣中关工委副主任、党办主任曹丽、关工委执行主任童学荣、关工委办公室主任、政教处副主任郭婧懿、团委书记朱红颖和学生代表120人。童学荣以“弘扬五四精神,为强国建设立志成才”为题进行了宣讲。他从以下几个方面向与会学生们进行了宣讲: 一是五四运动的时代背景 在人类历史长河中,19世纪70年代起,世界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各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矛盾日益尖锐。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优势,各国纷纷寻找同盟者,逐渐形成了德、意、奥三国同盟和法、俄、英三国协约两大军事集团,并展开了疯狂的军备竞赛。20世纪初,帝国主义列强间的矛盾愈发激烈。自1914年6月开始,第一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战火迅速漫延到欧洲、亚洲、非洲等广大地区。至1918年,美国加入协约国参战后,协约国实力大增,开始在各个战场对同盟国发起反攻,同盟国军队节节败退,接着,保加利亚、土耳其、奥匈帝国、德国宣布投降,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告终。于1919年1月18日,来自27个国家的代表在法国巴黎凡尔赛宫举行“巴黎和会”。“和约草案”上除了将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还有诸多不平等条款。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惨败,如导火索点燃了积压已久的民族怒火。 1919年5月4日,北京数千名学生高举“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的旗帜,在天安门广场振臂疾呼。由青年学生发起的爱国热潮,迅速席卷全国,最终迫使北洋政府拒绝在和约上签字,掀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二是五四精神就是“爱国、民主、科学、进步”,其核心内涵是: 爱国:永不褪色的赤子情怀。 进步:破旧立新的时代呐喊。 民主、科学:照亮未来的思想灯塔。 三是五四精神的当代回响 百年后的今天,五四精神从未褪色:脱贫攻坚一线、青年干部用脚步丈量民情;航天领域,“神舟”、“天问”团队以智慧叩击星辰;抗疫战场上,90后医护人员白衣执甲守护生命……新一代青年以奋斗为笔,在科技攻关、乡村振兴、文化传承等领域续写着“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时代篇章。 五四运动是历史惊雷,更是精神火种。它不仅是百年前青年的青春史诗,更是穿越时空的精神坐标。当新时代的青少年接过历史的接力棒,愿以五四精神为帆,在民族复兴的浪潮中勇立潮头,让青春在为国家、为人民的奉献中绽放出最绚丽的光彩。 五四运动的青年学生用青春和理想证明:少年强则国强!今天,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接过五四的接力棒就是:以书为剑,以志为马,用知识筑牢底气,用理想照亮征程,让青春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赛道上绽放光芒。 四是读懂“五四”精神 少年的肩膀要担起家国责任。如今的我们,或许不用面对战火硝烟,但同样身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种种挑战,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终将落在当代青年你们的肩上,要把“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刻进骨子里,让知识成为守护家国的铠甲。 五是以“五四”为镜 做有理想、敢奋斗、能担当的新时代好青年。“少年志,则国志”。立大志,让理想照进现实。练真功,用奋斗浇灌成长。敢担当,从身边小事,践行责任。今天,我们这样向“五四”致敬:我是中国少年,我的肩上有祖先的荣光,我的脚下有未来的方向!百年前,青年们用“爱国、进步、科学、进步”的火炬照亮旧中国!今天,我们要用“理想、奋斗、担当、创新”为画笔,书写新时代的中国答卷。让我的以书为舟,在知识的海洋里乘风破浪;以志为灯,在民族复兴的征途上勇毅前行! 童主任的激情演讲,激发了与会学生的爱国热情,纷纷表示要弘扬"五四”光荣传统,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而努力读书,立志成才! 荣中关工委 2025年4月29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