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西秦会馆

爆料、咨询:18909006163
广告、合作:13990030637
查看: 5165 | 回复: 0

[盐都杂谈] 中国首例“扶老人被讹”判罚:老人儿媳被判14日拘留,女大学生获赔6.8万

[复制链接]

4290

主题

4776

帖子

18

听众

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33137
威望
4290 点
铜板
19231 枚
西秦金币
0 个
鲜花
55 朵

在线时间
8668 小时
注册时间
2016-12-1
发表于 7 天前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重庆
中国首例“扶老人被讹”判罚:老人儿媳被判14日拘留,女大学生获赔6.8万(杂文笔记)


转自微信公众号:张津铭talk

2025年04月19日 19:07河北


1、碰瓷、讹人的判罚,可以好好借鉴一下。不刹此风,正气难彰!
2、有很多人都这样评价,“这次判的漂亮!”说下事件起因:湖南,一大学生扶起一位倒地老人,并送进医院。却被老人儿媳讹诈。警察通过监控发现细节。老人一家不但不认错,还把女大学生告上法庭,要求赔偿。法院判决对儿媳妇拘留14天,并赔偿女大学生68000元精神赔偿金,让老人一家傻眼。

在这个故事中,我们看到了人性的扭曲和对善意的误解,也看到了法律的公正和正义。希望通过这样的案例,我们能够更加关注善意和助人的力量,共同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社会氛围。每个人都应该承担起道德责任,用自己的行动传递正能量,让善意成为我们社会的主旋律。
3、到底,为什么会发生一件又一件这样“到底扶不扶”的事件?我们来分析一下。一名叫吴鹏飞的网友说:医药费用惊人,老人犯糊涂又害怕给女儿负担,子女手头不宽裕也不愿为父母尽孝心,加上世风日下,人性的丑陋,就使得帮扶跌倒的老人的好心人,屡屡受到老人及其家属的讹诈。这是我国社会近年来最令人痛心,最让人齿冷的一种现象。令人痛苦的是,这种讹诈行为,居然还屡屡受到某些糊涂法官的支持,以南京彭宇案为代表的判例,一次次让好心人蒙受冤屈,令公众寒心。其实,这不是法律的问题,如何解读法律、诠释法律、应用法律、执行法律,这里面需要法官对法律精神的敬畏、尊重和捍卫。这需要高明的、创造性的理解和执行,目的是,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而不是机械理解法律和狭隘解释事实。比如,不是你撞的你为什么要扶她,一句话暴露了法官内心的粗鄙、道德水准的低下,所以才有全社会道德风尚的大倒退。此法官被万人唾骂实在活该。

同样的法律,同样的事件,最近两起判例令人高兴,令天下所有的彭宇们拍案叫好。政法大学的一位教授提出,被扶的老人如果讹人,其实就涉嫌敲诈勒索罪。

无独有偶,天津一位便衣女警察扶起一位老人被讹,法院判老人一家赔偿女警察精神赔偿金40000元。两个案子的好心人,都将赔偿金捐给了公益事业。这两个案子,对于那些讹人者,是一个警示,偷鸡不成蚀把米,可能会使很多被救助家庭内心的魔鬼,不敢轻易放出来。

这真是两个智慧的、高明的、正义的、勇敢的、漂亮的判决,希望天下的法官都来这么判。只要被扶的老人没有确凿证据,讹人,就要做好准备赔偿,这样多数人就会重新学会感激好心人。期待我们的社会有这样的一次道德风尚的大逆转,回归人人扶老携幼的学雷锋年代。
20250429192638front2_0_1555385_FhXvYwJzrKUZbPmo5Y433TygTC4G.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