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福州市民屈先生 通过智慧海都平台反映称 今年六月底 他为了给自家的两个小孩健脾开胃 到鼓楼区一家 名为“铭翊中医诊所”的诊所调理 具体方法为 用中药调配成药膏分别贴在身体不同部位 疗程共七天 没想到第三天开始 孩子的皮肤出现红肿瘙痒 后续更是起了水疱并溃烂 前往医院就诊 两个孩子经初步诊断皆为烧伤
对此,该诊所主治医师表示 皮肤不良反应是由于过敏导致 曾询问家长是否要继续贴 事发后也提出过赔偿方案但遭到拒绝
目前 屈先生准备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 
铭翊中医诊所 家长 医师操作不当 药膏贴太久致烧伤
屈先生告诉记者,自己育有一男一女,儿子今年13岁,女儿今年10岁。为了给小孩健脾开胃,6月18日,他带着孩子前往铭翊中医诊所,主治医师提出用中药调配成药膏分别贴在颈部、背部、腰部、腹部、双膝、双脚踝,疗程共七天,每天贴三个部位,贴药时间视部位不同从2小时到6小时不等。“女儿6月18日开始贴,儿子6月19日开始贴。” 

贴在孩子身上的膏药有注明时间
“疗程第三天时,我发现两个孩子贴药膏的地方出现红肿。”屈先生表示,“医师告诉我这是正常现象,给了我一瓶炉甘石洗剂(注:多用于治疗或辅助治疗皮炎相关疾病),让我给小孩子擦一擦。” 屈先生表示,疗程第四天,孩子皮肤出现水疱,第五天水疱溃烂。“第六天医师还是继续给孩子贴,贴完之后孩子直喊疼,6月23日我带女儿去医院就诊,6月27日带儿子就诊。” 
孩子们的皮肤出现水疱 6月23日医院门诊病历体格检查一栏注明:“烫伤创面位于颈后及背部,面积约1%,创面稍红肿,基地红润或红白相间,创面干燥,痛觉存在。”初步诊断结果为烧伤。 6月27日,儿子初步诊断结果为躯干烧伤。 
孩子们的皮肤出现多处创面 
屈先生女儿的初步诊断结果为烧伤 
屈先生儿子的初步诊断结果为躯干烧伤
“我认为医师操作不当,贴药膏的时间太长了。我希望诊所能妥善处理这件事。”屈先生表示。 诊所 系过敏反应非烧伤 曾提出赔偿方案但遭拒
7月14日上午,记者来到铭翊中医诊所,主治医师郑医师告诉记者,他承认屈先生的两位孩子是贴了药膏后皮肤产生不良反应的,但并非烧伤,而是过敏。“如果是烧伤,一贴就受伤了,贴了几天后才产生反应,就说明是过敏。过敏后皮肤红肿、瘙痒,小孩子就会忍不住去挠,挠完后产生水疱。” 郑医师告诉记者,该款药膏的成分为白芥子、细辛、高良姜、芒硝,都是正常的中药。“诊疗第三天时,我就告诉家长小孩子出现过敏,他说继续贴没事。” 
诊所开出的药膏处方 郑医师表示,事发后他给出赔偿方案,提出报销治疗皮肤的医药费、路费,并退还诊所诊疗的费用,再额外补偿500元,但是屈先生并未接受。“我愿意按照医疗鉴定的结果来赔偿。” 那么,诊所是否该担责呢? 记者咨询了福建律师海都公益团福建共与和律师事务所陈建明律师。陈律师指出,如果是属于医疗事故,诊所应当予以赔偿。如果诊所在诊疗过程中没有过错,属于医疗过程无法避免或克服的并发症则诊所无需承担过错责任。如果家长认为诊所不予以协商处理的,可依法向卫健委反映或申请医患纠纷调解处理,也可以通过诉讼方式,对是否属于诊疗过错申请鉴定,以鉴定结果来分担责任。 屈先生告诉记者,接下来他准备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 专家 过敏人群尽量缩短贴敷时间 那么,贴敷膏药时需注意什么呢?记者咨询了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易东木。易东木主任指出,夏季来临,不少人选择贴敷“三伏贴”“体质贴”等中医穴位贴敷疗法,来调理身体,这种方式确实有一定效果。但由于个体差异,不同人群对药膏的耐受力也不同,可能引发过敏甚至烫伤,因此贴敷前务必做好体质辨识。 “像细辛、高良姜这类药材,本身性质偏温热,如果贴敷时间过长,较易引发过敏反应。”易东木主任特别提醒,“若出现烫伤,按常规烧伤处理,可涂抹烧伤膏或具有消炎作用的药物。” 对于过敏体质人群,易东木主任建议尽量缩短贴敷时间。若出现明显红肿、水疱,或伴随皮肤灼热疼痛,则可能是烫伤,需立即停止贴敷并及时就医。 易东木主任强调,贴敷药膏需结合自身情况谨慎操作,出现不适及时处理,才能既达到调理效果,又保证皮肤健康。 来源:海峡都市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