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岁的杨女士爱好旅游, 近期从新疆归来后, 发现左小腿有些肿胀, 还伴有痛感,皮肤也发红发热。 到市一院检查后, 被确诊为左下肢深静脉血栓, 住进了血管外科病房。 至于病因,竟是杨女士在旅途中 长时间乘坐飞机、汽车, 为欣赏更多风景,缺少运动所致。  李先生也查出了下肢深静脉血栓,原因同样和休息有关。“周末在家,经常是上午窝在沙发追剧、刷手机,下午‘鏖战’麻将,一坐就是大半天。”一天,李先生突然感觉右腿沉重、肿胀,以至行走困难,紧急就医后,确诊为右下肢深静脉血栓。 所幸就医及时,在接受规范治疗后,杨女士、李先生近期已顺利出院。  暑期以来, 市一院门急诊已收治 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200余例, 严重的甚至危及生命、需紧急开展手术。 血管外科主任医师葛红卫提醒: 下肢深静脉血栓初期可能仅表现为单侧腿部(尤其是小腿)不明原因肿胀、疼痛或压痛,站立或行走时不适加重,患处皮肤温度升高、发红或变色。血栓一旦脱落,随血流至肺部可引发凶险的肺栓塞,轻者胸闷、咯血,严重者危及生命,需要尽早干预。 尤其要注意的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并非仅属于特定人群的疾病,“久坐不动”已是最常见的病因。假期里不少市民选择出游,也有人喜欢居家休息,此时切勿大意。 医生建议 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定时活动很有必要。无论长途旅行还是日常久坐,务必每30-60分钟起身活动一次。旅行途中多伸屈脚踝、活动腿部;日常工作中起身走动、做简单伸展运动。 确保充足饮水,每天喝水2升左右,避免血液黏稠,乘坐火车或飞机时尤其要注意。还要均衡饮食,控制体重,戒烟限酒。 此外,一些高危人群更要警惕,如有血栓病史、家族史、肿瘤患者、孕妇、服用雌激素者,可在医生指导下穿着医用弹力袜。 一旦出现不明原因的肢体肿胀、呼吸困难、胸闷、胸痛、咯血等症状时,要高度重视,及时就医。 记者:刘进 通讯员:李祉萱 冯凯 (来源:常州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