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开学,一款需刷指纹才能解锁的 “儿童指纹水杯” 走红,不仅霸榜电商平台儿童水杯热销榜,还引发家长热议。有人认为其能防校园恶作剧、避免误饮,也有人质疑是 “智商税”。 记者调查发现,这类水杯售价是普通款近一倍,且存在没电打不开、指纹识别失灵等潜在问题,专家同时提醒,选购儿童水杯需重点关注材质、标识等安全指标,而非盲目追逐功能噱头。 指纹水杯成开学 “新宠”,家长看法两极 “一年级孩子有必要买指纹保温杯吗?”开学前,不少家长在社交平台咨询这一问题。记者在某电商平台看到,主流儿童指纹保温水杯售价多在200-400元,部分品牌销量超6万件,而普通保温杯大多在200元以内,价差近一倍。 商家宣传的核心卖点集中在“安全防护”:通过专属指纹解锁,防止同学恶作剧(如往水杯里加异物)或误饮,部分款式还支持蓝牙连接小程序,方便家长查看孩子饮水记录。 某品牌客服介绍,水杯可录入20枚指纹,拧盖需解锁才能操作,按每日使用20次估算,续航约1个月,低电量时会红灯提醒,且支持7天无理由退换、1年内杯盖质量问题换新。 但家长态度分化明显:支持方认为,低年级孩子自我保护能力弱,指纹锁能减少饮水安全隐患;反对方则担心 “华而不实”—— 有消费者反馈,孩子手指脱皮时指纹识别失灵,“连水都喝不上”;更有人顾虑没电时水杯无法打开,“万一在学校没电,孩子渴一下午怎么办?” 一位一年级新生家长直言,“低年级暂时用不上,等孩子大些再考虑”。  “防恶作剧”功能靠谱吗?潜在问题需注意 记者梳理发现,指纹水杯的 “核心优势” 存在多重现实考验: 从消费者评价来看,指纹识别灵敏度受手指状态影响大,孩子手指脱皮、出汗或沾水渍时,可能出现解锁失败的情况,反而影响正常饮水。 虽有商家宣称“充电1.5小时续航120天(每日用8次)”,但实际使用中若频繁解锁,续航可能缩短;且水杯没电时完全无法打开,若孩子在校期间电量耗尽,将面临“无水可喝”的尴尬。 校园中针对水杯的恶作剧多为“趁人不注意动手脚”,若孩子解锁后未及时盖紧杯盖,仍有被添加异物的可能,指纹锁并非“万能防护”。 对此,有家长直言,“与其花高价买指纹功能,不如教孩子保管好自己的水杯,养成及时盖盖的习惯”,认为这类功能更多是 “商家制造的需求”。 选购关键:安全优于炫技 面对琳琅满目的保温杯市场,广西消委会负责人提醒消费者,儿童保温杯品牌多而杂乱,质量良莠不齐,消费者在为孩子选购保温杯时,要注意查看保温杯的标签或说明书,以及保温杯密封性和保温性能是否正常。  另外,消费者要学会识别塑料件的质量。保温杯中使用的塑料应该都是食品级的,这种塑料气味小、表面光亮、无毛刺、使用寿命长不易老化。反之就可能是用普通塑料或回收塑料制作的,此类塑料不但降低保温杯寿命,亦对人体健康带来隐患。 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音江指出,保温杯的标识应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通用安全要求》(GB4806.1-2016)的要求,包括产品名称、容量、口径、制造厂名和厂址、采用的标准号、使用方法及使用中的注意事项等信息。 此外,不锈钢保温杯的材质应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用金属材料及制品》(GB 4806.9-2016)中的要求,明确标示其材质类型和成分,或以我国标准牌号或统一数字代号标识,不能仅标注“优秀不锈钢”“高级不锈钢”等含糊不清的信息。 (羊城晚报•羊城派综合自极目新闻、中国消费者报、经济参考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