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积分
- 34223
- 威望
- 4425 点
- 铜板
- 19911 枚
- 西秦金币
- 0 个
- 鲜花
- 55 朵
- 在线时间
- 8668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16-12-1
|
我国政府债务风险到底有多大?
转自微信公众号:原创旺哥商业洞察
2025年09月13日 12:09北京
昨天(9月12日),财政部在国新办上介绍了我国当前的政府债务情况,可以说这是官方最权威的解读,今天就来聊聊我国政府的债务风险这个话题。我的观点是:我国政府债务是相对可控的,无需担忧;但是也需要警惕“灰犀牛”事件。具体分析如下:1、从全球范围看,我国政府负债率68.7%(93万亿/135万亿)处于相对较低水平。美国127%(37万亿$/29万亿)、日本198%、G20是118%、G7是123%都要远高于我国。2、从结构来看,93万亿政府债务里,中央政府国债35万亿、地方一般债17万亿、专项债31万亿,地方隐性债10.5万亿,这些隐性债会慢慢通过置换债券显性化纳入严格监管。国债由中央政府来偿还,风险不大,中央政府年一般预算收入10万亿,真要偿还的话,用不了多少年就能还清。但国债的付息利率实在是太便宜了,20年超长期才1.75%,中央政府算是无风险套利性融资,慢慢偿还就行。真正有麻烦的是地方政府,有47.5万亿显性债和10.5万亿隐性债需要偿还,而且很多债务还是10多年前借的,当时的利息可不便宜。一般债17万亿加上隐性债10.5万亿合计27万亿,由地方政府一般预算收入来偿还;专项债31万亿,由政府性基建收入来偿还。这些年经济还在复苏期,80%来自税收的一般预算收入增长乏力,地方政府每年一般预算收入12万亿,但是开支更大(地方和中央权责不对等),所以往往入不敷出,赤字再扩大;而政府性基金收入主要来自土地出让金,但房地产处于下行周期也导致这块收入在下滑,现在每年政府性基金收入才6万亿,面对31万亿的专项债,压力还是很大。所以当前的缓兵之计就是发新还旧(跟庞氏骗局本质不是一个事情,政府有国家信用背书和GDP作为兜底)。3、从债务率指标看,我国政府广义财政收入大约29万亿,22万亿的一般预算收入、6.2万亿政府性基金收入还有7000亿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政府整体债务93万亿,债务率320%。意味着政府每年不花钱的情况下需要3.2年才能还清所有债务。当然,我国每年都会有3-4%的赤字率(广义赤字率在6-8%),所以政府每年都是入不敷出的状态,这就意味着政府的债务还会进一步扩大,这是需要警惕的,必须设置一个债务上限。财政部在发布会上也提到了要严格管理增量债务,逐步清偿存量债务,建立终身追责制。4、如何看待政府债务这件事?从国际上看,政府负债率普遍在100%以上,我国负债率在主要经济体中处于相对低位水平。政府发债其实不能只看做是风险,主要要用好政府债,尤其是专款专用的专项债,在补短板(重点基础设施、重大工程等,两重),刺激经济(设备更新、以旧换新,两新)上可以发挥杠杆效率,撬动更多社会资本参与。考虑到政府融资成本是很低的,这应该是件低风险甚至无风险的买卖。5、债务用到刀刃上。我国一般预算和政府性基金预算都有固定的用途,如一般预算主要用在教育、社保就业、卫生保障、城乡社区、农林水等领域,往往没有富裕的钱投入到重大战略专项上,这时就需要政府通过发债来募集资金。而发债是有成本的,政府必须把债务资金投入到提升未来竞争力和供给能力的领域,比如高端芯片制造、人工智能、机器人、大数据、量子通信、生物医药、新材料、航空航天等决定未来竞争格局的新基建领域。很多地方政府已经设立了各类产业基金投入到这些新基建。总之,政府债务投资未来,才能带来更大的回报,包括投资项目本身的专项收益以及经济增长带来的可观税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