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西秦会馆

爆料、咨询:18909006163
广告、合作:13990030637
查看: 4721 | 回复: 8

[盐都杂谈] 唐还是宋?荣县大佛究竟建于何时,郑小清撰文考证

  [复制链接]

2600

主题

2672

帖子

0

听众

Rank: 10Rank: 10

积分
16987
威望
2602 点
铜板
9075 枚
西秦金币
0 个
鲜花
3 朵

在线时间
348 小时
注册时间
2021-7-14
发表于 3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四川
荣县大佛位于荣县县域以东500米的“大佛岩”,陆游诗称东山,因此荣县大佛又名东山大佛。大佛坐南面北,背倚山崖,端坐在金刚座上。大佛通高36.67米,头长8.76米,肩宽12.67米,膝高12米,脚宽3.8米,是全国第一大释迦牟尼佛。荣县大佛与乐山大佛不分伯仲,但对于前者的研究门可罗雀,究其主要原因还是至今未发现荣县大佛造像碑记,相关历史资料记载前后矛盾,对其建造年代、修建背景以及修建情况等都存在不同的说法。
4.jpg

今从传世文献、《大佛殿地面记》、荣县佛像群旁证、历史背景等方面着手,在相关专家及学者的研究基础之上,探讨荣县大佛的修造时间,以期有助于荣县大佛的深入研究。


荣县大佛始建于唐代的双重证据
传世文献中关于荣县大佛的建造年代,存在两种观点:唐代说和宋代说。唐代说最早见于清康熙年间的《古今图书集成》: “大佛山,在县南一里,唐人刻大佛,与山齐。架殿十层,高四十七丈,阔十五丈。”①按:《古今图书集成》虽然成书于康熙年间,但所据材料多出自元明方志,其所谓“唐人刻大佛”之说,当有更早的史源。其后支持唐代说的文献资料还有乾隆《荣县志·山川》、道光《重建梵到碑》、同治《嘉定府志·山川》等。宋代说则见于清嘉庆《荣县志·方舆》:“大佛山,县东南一里,联真如崖。宋元丰八年僧淳德募修,因山为大佛像,成于元祐七年。”②此后关于大佛建于宋代的说法皆导源于此。

值得注意的是,近人赵熙曾于罗汉洞目睹过一通《大佛殿地面记》,并在其主持编纂的民国《荣县志·金石》中节录了碑文:

州东之郊,有洞呀然,其下多林麓。山若屏,深径蛇引,筱苇左右之。有佛庙曰“开化寺”,始自季唐。释文简与其徒议曰:“朝廷诏天下郡县,凡名山奇迹,令掌藏先圣手泽。年以所掌之劳赐一僧牒。斯地胜绝,而宇舍不完,既无以尊御书,又使来者无观游,吾之咎也。”皆曰:“然。”荣川豪民富商,重简师名,争出力以助之。役几二岁而成,秘丞勾已述之矣。弟子元遂,忠信人也,又募金甃其堂。余尝游焉,嘉二人之相与有成也,故书之。元丰元年仲春,陈郡袁诩志。

同勾当修造僧清惠、住持押寺文善、专勾当布石僧元遂(小师继宗、继欢、 海)、施石并刻字手工。妻口、谢氏,男文胜、文德□□□元□书丹,离□篆额。

可惜的是,赵熙本人并没有意识到此碑对于确认荣县大佛建造年代的价值,他在此文下加了一段按语说:

碑在今罗汉洞,世人将磨以治城。余与虞白史、张玺方游,获而章之,额篆《大佛殿地面记》。时东山大像未凿,则大佛之名旧矣。非是碑,恶知寺在唐名开化也?

赵熙已经注意到碑额中的“大佛殿”,并特意提示读者,“时东山大像(荣县大佛)未凿, 则大佛之名旧矣”。但他仅仅将此碑作为开化寺始建于唐代的证据,并没有进一步深究。显然赵熙坚信荣县大佛建造于宋代,有此成见横亘于胸中,因而与历史真相失之交臂。

幸运的是,赵熙当日所见之《大佛殿地面记》拓片今日尚存于荣县文管所,让我们有机会一睹全文。其文与荣县大佛关系甚大,兹迻录如下:
郡郊之东偏有山焉,高而不之险,夷而不之平。其旁有岩洞,其下多林麓,其状如绘,其势若屏。细坞深径,蛇回蚓曲,左右筱苇蒙杂蓊蔽,间有佛庙曰“开化寺”,其原乃自乎季唐之建。以年绵远,雨浸风颓,彩像颠泯,荆棘盈庭。释文简主寺事,尝与合堂同席而议曰:“往年朝廷诏天下郡县,凡名山奇迹,令掌藏先圣之手泽,年以所掌之劳而赐一僧牒。郡人皆曰:‘里之绝胜,惟在于此’今吾徒幸得所居,蒙被圣泽已久矣!虽旧址不废,乃屋舍不完,得不侈大其堂殿,以副所掌之御书乎?益又使游者有可观览,止者有所介洁。”其党皆森立而应之曰:“非吾师,孰能之?”简师喜就其事。荣川豪民富商以简师有名于其徒,争出力以助之,寺之役,几二岁而成。巍堂大庑、栋桷之众,垩丹之饰,像设严焕,复于观游之设有加焉。其简师之旁见于乡人秘丞勾之述,此不复因缘之。今夫简师之释嗣日元遂,一日告其师曰:“师仆仆然营葺,既已完矣,尚有可缺。其于堂之地,欲命匠石甃□□□,所以壮丽其堂殿、严洁其供口。□夫春则□玩赏,夏则生清凉,施施而行,漫漫而游者, 绝涂泥于其地,可乎?”简师曰:“吾老矣,无能为也,宜汝成之。”元遂曰:“诺。” 盖元遂者,其为人也宽平而不忮,质静而无求,不忮则似乎悫,无求则近乎愿。意愿者。忠信之质,以忠信而诱众掠缗,扩囊发箧,以毕其事,就其党而较之,不亦善乎!

余尝多此释之为人,又爱其景趣,携朋会友,讲道于此。因而简师备道其状,索余之记。余诺之而不暇,私有以自叹焉:且浮屠之流,尚能创其始而成其终,至于士大夫以先王之道相隶,其当创始成终,则往往喜为倾摇龈龉,摭异以求胜,岂不感欤?噫!自非简师之勤而创其始,元遂之劳成其终,而事其事,乌能而成之哉?故直书云耳。

元丰元年仲春陈都袁诩志

□□勾当修造僧清惠,住持押寺文善,专勾当布石僧元遂,小师继宗、继欢、继海。施石□□字□□,妻□:谢氏,男文胜、文德。□□□□元正书丹,离□篆额。袁仁善刻字。

碑文由宋人袁诩撰于元丰元年(1078),记载了重修开化寺的始末。对照民国《荣县志》 的录文,知赵熙等人误认此碑为唐碑,可存而不论。更重要的是,碑文中提到了重修后的开化寺之“大佛殿”。据嘉庆《荣县志·山川》记载:“大佛山,县东南一里,联真如崖。宋元丰八年(1085)僧淳德募修,因山为大佛像,成于元祐七年(1092)。”这就让我们产生了困惑, 如果荣县大佛确如嘉庆《荣县志》所言始建于元丰八年,何以在此之前7年已经有了“大佛殿”之名?大佛殿的修建,意在保护大佛石像免于风吹日晒,这与后人在大佛石像前修建楼阁以保护佛像是同一个道理。又,从建设工期来看,元丰八年至元祐七年仅8年时间,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完成荣县大佛这种体量的开凿工程是不可能的,须知附近的乐山大佛通高71米头高14.7米、肩宽24米,比荣县大佛大不到一倍,其修建历经三代工匠、90年时间方始完工。因此,最合理的解释只能是荣县大佛在元丰元年之前已经存在,其开凿时间应与《大佛殿地面记》中之“开化寺”基本同时,“其原乃自乎季唐之建”;其后历经五代及北宋初年蜀地动荡,工程中辍,直到元丰八年(1085),经僧人淳德倡议募款,在原有基础上重新开凿,元祐七年(1092)大佛最后落成。

总之,《古今图书集成》的“唐代说”是目前已知关于荣县大佛修造时代的最早记载,其史源甚至可以追溯至更早的年代;宋碑《大佛殿地面记》则证明了开化寺(始建于唐季)之大佛殿修建于元丰元年(1078)之前,修大佛殿旨在保护大佛造像。传世文献的记载与地下出土文物互相印证,足证荣县大佛始凿于唐代末年。
3.png
荣县大佛始建于唐代的旁证
除了上述双重证据,荣县大佛始建于唐代尚有其他旁证。
外观形态
其一,从外观形态来看,“荣县大佛头饰螺髻,肉髻较高,鼻高、唇厚、眼大眉粗,眉间有白毫,两耳方长,佛脸丰腴,颈刻三道纹;身着U型袈裟,外罩披肩,内着僧祗支,腹前结带呈蝴蝶形,下有飘带至胯间:双手平放膝上,右手掌向下,抚膝,左手掌向上,掌中握摩尼珠;双足赤,踏在座前的两朵仰覆莲花之上”。唐代佛教造像呈现具有舒展匀称、结构合理、面型丰满、方圆适度、体躯饱满、佛陀头上肉髻高耸的特征,尤其是盛唐后,佛陀服饰除原有样式外,出现一种方领下垂式大衣,内着僧祗支和裙。到宋代,佛教信徒以崇信观音和阿弥陀佛之风为盛,造像宗教氛围减弱,呈现出高度的写实性和世俗化风格,佛陀造像呈现的典型特征是肉髻平缓,螺发与肉髻之间增加了一个髻珠。荣县大佛明显高耸的肉髻,螺发与肉髻之间无髻珠这个特征,是唐代说的又一个重要证据。
时代背景
其二,从时代背景来看,四川是我国佛教石刻造像非常集中的一个地区,尤以唐代为盛。 当时武则天自称佛祖转世,前世与释迦牟尼佛结下善缘,便利用佛教巩固其统治地位。唐代四川的石刻佛像盛极一时,武则天去世后,安史之乱和黄巢起义时,唐玄宗和唐僖宗曾逃往成都,带来一些高僧、画家和能工巧匠。唐朝由盛而衰,在经历战争的苦痛之后,穷苦人民也幻想通过凿造佛像祈福消灾,所以四川各地大兴摩崖造像,荣县也不例外,如陆游所云:“闭阁扫地焚清香,老人处处是道场。”


荣县大佛以外,荣县摩崖石刻造像还有罗汉洞、二佛崖、千佛崖和小井沟造像。罗汉洞,宋代又名龙洞,在大佛左侧200余米处的山湾里。《舆地纪胜》卷一百六十载:“龙洞,在州东南四里真如院,岩穴峭深,耆旧相传以为龙洞之左有岁寒堂,堂上即真如阁,堂上石壁奇峭。”③在罗汉洞岩壁上,有一通“会昌七年李栖辰造弥勒像记”碑④,由会昌年号可断定此弥勒像为晚唐所造。
二佛崖、千佛崖在荣县县城南面,与县城隔河相对,山形如屏,沿岩造像约500米,唐宋时称浮图崖,又称千佛崖。据民国《荣县志》记载:“开元寺,城南浮图崖下,沿岩佛像林立,古称金碧崖,今曰千佛崖。寺曰二佛寺,道光碑云前曰广志寺。今日开元寺,实则乃开元唐寺也。”⑤可见二佛崖、千佛崖同样建造于唐代。
另外,小井沟位于距县城50余公里处的保华镇红豆树村。全部造像有16龛,分布在一个山湾中,根据龛形、造像内容和造型风格等特征判断属于中晚唐时期的作品。可以说,罗汉洞、二佛崖、千佛崖、小井沟等造像群,从外形特征、造像碑记等方面为荣县大佛建造于唐朝提供了有力的旁证。
综上,虽然暂未发现荣县大佛的建造碑记,但是从传世文献、地下文物、造像特征、时代背景等方面来判断,可知其始建造于唐代。
2.jpg 《大佛殿地面记》拓片 1.jpg 《重建梵刹》拓片


注释
①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卷六百二十七“嘉定州山川”条,中华书局、 巴蜀书社,1986年。
②宋鸣琦: 嘉庆《荣县志》卷二十九“方舆”,嘉庆十七年刊本。
③王象之: 《舆地纪胜》卷一百六十 “荣州·景物”条,中华书局,1992年, 第4343页。
④会昌年系只有六年。
⑤刻碑时未知年号已改,民国《荣县志》卷十一,民国十八年刻本。
作者简介:郑小清,四川富顺人,曾任荣县副县长、县长、书记。

广告

76

主题

5万

帖子

8

听众

Rank: 12Rank: 12

积分
117012
威望
20 点
铜板
60618 枚
西秦金币
0 个
鲜花
0 朵

在线时间
436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1-15
发表于 3 小时前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四川
路过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3万

帖子

11

听众

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77754
威望
3 点
铜板
41436 枚
西秦金币
0 个
鲜花
0 朵

在线时间
4446 小时
注册时间
2016-6-3
发表于 2 小时前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四川
路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6

主题

5万

帖子

13

听众

Rank: 12Rank: 12

积分
115826
威望
173 点
铜板
60481 枚
西秦金币
0 个
鲜花
203 朵

在线时间
14389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8-29
发表于 2 小时前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四川
路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5

主题

3万

帖子

9

听众

神经病人思路广

Rank: 12Rank: 12

积分
82325
威望
13 点
铜板
43875 枚
西秦金币
0 个
鲜花
15 朵

在线时间
11164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1-6
发表于 1 小时前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四川
就一个造像风格,就可以断定是唐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万

帖子

0

听众

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73232
威望
0 点
铜板
37781 枚
西秦金币
0 个
鲜花
0 朵

在线时间
1049 小时
注册时间
2022-7-22
发表于 1 小时前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四川
路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3万

帖子

6

听众

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74970
威望
2 点
铜板
38722 枚
西秦金币
0 个
鲜花
0 朵

在线时间
3257 小时
注册时间
2017-8-16
发表于 1 小时前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四川
很重要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1

主题

6万

帖子

16

听众

Rank: 12Rank: 12

积分
141327
威望
30 点
铜板
74555 枚
西秦金币
0 个
鲜花
58 朵

在线时间
12251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2-25
发表于 1 小时前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四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7135

帖子

13

听众

Rank: 9

积分
16511
威望
1 点
铜板
9374 枚
西秦金币
0 个
鲜花
0 朵

在线时间
918 小时
注册时间
2016-10-1
发表于 26 分钟前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四川
路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