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极目新闻评论员 吴双建 11月11日,有网友发布视频称,四川省阿坝州马尔康市境内有一座大桥垮塌。视频显示,一座架设在水中的高桥靠近山坡的一侧发生垮塌,现场尘烟滚滚,场景十分震撼。 记者了解到,该大桥为马尔康市境内的红旗大桥。马尔康市交通运输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红旗大桥因在10日巡线时发现边坡有裂缝险情,遂提前进行了交通管制,11日该边坡发生垮塌,并非定向爆破。该工作人员称,现场无人员伤亡。(据11月11日极目新闻报道)  相关视频截图 视频显示的场景十分震撼,公众的第一反应就是,会不会有人员伤亡?不少人担心大桥垮塌造成惨剧,还有人怀疑是官方对大桥进行拆除爆破。当地工作人员的“现场无人员伤亡”,给了公众一颗定心丸。 可以说,这是不幸中的万幸,甚至有网友提出对巡线人员进行奖励,对他的恪尽职守和快速反应能力进行肯定。 其实,巡线人员发现险情只是第一步,如何正确判断风险并进行响应同样十分重要。这还涉及多部门的联合应急处理能力。如果稍有迟缓,就有可能导致严重后果。 时间线显示,11月10日17时许,巡查人员发现裂缝,随后当地发布临时交通管制通告,设置5个管控分流点,并于23时前完成滞留车辆疏散。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6月,G76厦蓉高速格都线广西至贵州都匀方向K1264处(贵州省三都县境内)猴子河特大桥,因持续强降雨诱发山体滑坡,导致引桥发生垮塌,现场同样没有人员伤亡。这个处理更加及时高效,更加惊心动魄。6月24日5时51分工作人员发现险情,7时11分进行交通管制,7时40分大桥垮塌。 这些案例表明,不管是因降雨还是因山体滑坡导致公路桥梁出现险情,只要工作人员在岗而且防范风险的弦时刻“在线”,是可以有效减少事故发生的。 及时发现才能及时处置,这对路桥风险监测及管控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发现风险后,交通管制的时间还能不能压缩?能不能利用北斗技术来实时监控路桥的风险,减少人为观测盲区? 另外,这座大桥是今年才建成通车的,虽然当地称是滑坡导致,但是依然有必要从勘察、设计、施工、监理、验收、运营、养护等情况进行全链条调查。看安全风险重视得够不够,建设管理到不到位,有没有重建设轻管养的情况。如果发现问题,也要一查到底,不要被滑坡的尘烟掩盖事故责任。 总之,提升路桥的安全是一个综合工程,从建设到养护,从风险监测到应急处理,都应该高度重视。只有多管齐下,才能有效减少事故、降低损失。 (来源:极目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