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间地头架起镜头,农家小院成了直播间。在“黎小梨”的视频里,镜头对准了真实农村生活,用直观的画面传递家庭文明、乡风文明,这些再平常不过的视频在万千网友眼中却是“乡村小确幸”的片段。 这个网名叫“黎小梨”的90后农村媳妇黎洪艳,用五年时间,把自家的农家院变成了“乡村文明直播间”,让百万网友透过屏幕,看见乡村生活的温情,也看见一个返乡青年如何用镜头点亮家乡的希望。
黎洪艳的创业故事始于云南丽江。毕业后,她与丈夫罗超在当地经营实体门店,同步发展线上业务,日子安稳红火。然而,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给这对善于经营的小两口泼了一盆冷水,曾经红火的事业突然举步维艰,2021年,夫妻俩无奈回到家乡富顺县古佛镇。 “刚回村时特别迷茫,不知道未来能做什么。”黎洪艳回忆时提到。而恰在当时,镇政府与村委会正宣传乡村振兴及返乡创业政策,结合自身电商经验,她与家人商议后决定:以家庭为团队,做自媒体记录农村生活,“黎小梨”账号由此诞生。 初期的困难远超预期。全家都是自媒体“门外汉”,黎洪艳与罗超只能日夜钻研:田间地头、农家小院当“摄影棚”,旧手机作拍摄设备,反复修改剧本、自学剪辑。“最开始一个月,拍了20 多个视频,有时1分钟镜头要调整几十遍,剪辑常熬到深夜。”黎洪艳的话语里藏着韧劲,正是这份坚持,为账号后续发展埋下伏笔。 真正让“黎小梨”走红的,是一条婆媳日常视频。经过一年多的打磨与沉淀,一条记录婆媳日常的视频意外“出圈”,收获百万播放量,粉丝数量随之快速增长。家庭的温暖为创作注入灵魂,无修饰的对话被记录下来,网友留言称“原来婆媳之间多句体谅,就能少些摩擦”“跟着学,我和婆婆关系变好了。” 黎洪艳一空下来,便一条一条看评论。她从没觉得,自家平平淡淡的日常,能戳中这么多人的心。可这份“平淡”,藏着这个家庭最珍贵的底色——黎洪艳的公公、婆婆、丈夫都是党员,婆婆韩明聪还是冯坪村19组的组长,自打黎洪艳嫁过来,就常看见婆婆天不亮就去村里巡查,哪家有矛盾,她第一个去调解;哪家有困难,她第一个伸援手。 “妈总说,党员就得多做事。”这份责任感深深影响着黎洪艳夫妻俩,俩人主动接过“公益接力棒”,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在疫情期间更是捐资捐物,全家老小一起投身疫情防控。无论是秸秆巡查、创文创卫,还是开展政策宣传,小夫妻任劳任怨,常常配合协助村组干部开展工作,正如黎洪艳所说,“不仅是想为婆婆妈减轻些工作负担,也想用自己的方式为父老乡亲们多做点实事。”这份坚守与付出,让黎洪艳一家收获了满满的认可,2022年10月被评为富顺县五星级文明户、2023年7月被评为第二届富顺县文明家庭。荣誉加身,他们却从未停下脚步,而是将这份好家风继续传递,用行动诠释着“文明家庭”的内涵。而在“黎小梨”的视频里,多了许多温暖的细节。 “家风滋养创作,创作传递家风。”黎洪艳表示,家庭温暖为内容注入灵魂,而短视频又让优良家风被更多人看见,形成良性循环,她也逐渐成为农村基层移风易俗、文明乡风的引领者。 在农村,婆媳关系曾是绕不开的“老难题”,可黎洪艳带着婆婆、丈夫,在抖音、快手的镜头里,把自家的真实生活变成了“解题样本”。靠着厨房里的搭把手、院子里的家常话,搭起了一座传递家庭正能量的桥梁,让农村烟火里的温情,暖了无数观众的心,每一个镜头都扎根在古佛乡村的生活日常里。镜头下,婆婆韩明聪让黎洪艳试一下新鞋时,黎洪艳笑着说:“你还是给自己多买几双吧,不要总想到我”;这些不加修饰的对话,成了“黎小梨”视频里最打动人的片段。网友们在评论区留言:“我妈也总这样,出门前塞杯牛奶,买东西先想着我”“这样的婆媳关系,比电视剧还暖”。正是这份扎根在日常里的真实,让“黎小梨”的视频总能戳中人心,也让更多人看到,好的婆媳关系,就藏在这些细碎的关心与体谅里。这份“真实与温暖”,也收获了来自全国各地网友的认可。 黎洪艳以点带面以短视频展现乡村文化、讲述乡风文明,逐步成为具有代表性的文明乡风引领者、宣传健康婆媳关系正能量的农村基层移风易俗的代表。小小的短视频,也成为了基层移风易俗的大平台。 随着影响力扩大,黎洪艳也从“乡村博主”转型为家乡发展的“推广使者”。2022年4月,古佛镇举办第一届桑葚采摘节,镇干部找到黎洪艳:“小梨,能不能帮家乡拍条公益视频?”她一口答应。那段时间黎洪艳去桑葚园,跟着果农一起摘桑葚,手指被桑葚汁染成了紫色。她拍忙碌的村民,拍桑葚饱满的果肉,视频里配着自己的声音:“古佛镇的桑葚熟了,欢迎大家来尝家乡的甜。” 这条视频发出去后,播放量很快破了10万人次,4.4万网友点赞,宣传效益十分明显,吸引到周边市县不少网友慕名前来。黎洪艳忽然懂了,她的镜头里,不只是记录生活,还能让家乡“被看见”。 从那以后,“黎小梨”成了家乡的“义务推广员”。2022年9月,她穿着农家服,在稻田里参与富顺融媒“丰收节”的录制,对着镜头喊:“家乡的稻子熟了,欢迎大家来做客!”2025年端午,她站在富顺龙舟赛场边,举着手机直播,向网友介绍“千年才子之乡的龙舟文化”。 而荣誉也慢慢找上门来,2023年8月,她成了“富顺邮政乡村振兴优秀网络达人”;2023年11月,她被自贡市妇联授予“魅力乡村女创客”称号;2024年2月,古佛镇政府给她颁发了“古佛镇乡贤”证书;同年8月,应邀参加“网络文明 e路同行”2024年自贡市网络文明主题实践活动,被聘为自贡网络文明传播大使、富顺网络文明大使。她用自己的点点付出,助力网络文明建设,点亮乡村文明。 仅用五年时间,黎洪艳团队便凭借高质量的短视频内容实现了跨越式成长,一步步积累起百万粉丝,成为在网络上颇具影响力的“乡村网红”。但他们并未止步于流量成绩,而是主动将这份影响力转化为助力家乡发展的“新动能”。 傍晚的冯坪村,夕阳把稻田染成了金色。黎洪艳和婆婆、丈夫站在田埂上,手机镜头对着远方的炊烟。韩明聪拉着黎洪艳的手:“你看,咱家乡多好看。”黎洪艳笑着点头,按下了录制键——屏幕里,是乡村的烟火,是家庭的温暖,更是文明振兴的模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