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腐常态化教育,反腐长效化推进 近日,经党中央同意,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中央反腐败协调小组工作规划(2023—2027年)》(以下简称《规划》)。这份《规划》对党的二十大部署的反腐败任务进行细化落实,明确了今后五年反腐败组织协调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和重点工作等。这份五年规划的出台,为下一步反腐败工作指明了方向,也划出了重点。 新时代新征程,更需要培养一支敢担当、善作为的干部队伍,才能在经济下行的压力下,敢于迎难而上,勇于攻坚克难。保持清廉的作风,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守为民的底线,坚守为民的红线,在新时代奋进为民、担当作为,必然是要强化政治体检,强化思想洗礼,从警示教育到红色教育,让“不想腐”的思想长存脑中,从制度出台到制度执行,形成“不敢腐”的制度敬畏,从执纪监督到人民监督,形成“不能腐”的严防死守局面。 信任不能代替监督。不良风气总是会影响干部,灯红酒绿总是会侵蚀干部,有心之人的围猎,更是有可能导致干部思想滑坡。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要把监督的关口前移,要把监督融入到日常,把不敢腐的震慑力、不能腐的约束力、不想腐的感召力结合起来,更加有力遏制增量,更加有效清除存量。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划》的出台,正是为了给党员干部一个更加清晰的规矩意识和纪律意识,是为了给广大的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一个鲜明的政治态度,在反腐倡廉上的决心和一竿子插到底的绝不姑息。通过《规划》的制定,再到执纪监督深入履职,形成监督强大的威慑力,引导党员干部敬畏法纪、敬畏组织、敬畏人民,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 强化政治理论学习,强化警示教育和红色教育,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从思想上正本清源、固本培元。强化日常监督,对倾向性和苗头性的问题开展好谈心谈话和约谈提醒,引导党员干部正视自身的短板和不足,精准查漏,对标补缺,成长为新时代担当作为好干部,扛起美好生活责任大旗,书写美好生活幸福答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