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樊登读书 · 肉肉妈
你给孩子怎样的暗示,就会塑造怎样的孩子。
开学了,老母亲喜忧参半,喜的是神兽终于离家,忧的是还有家庭作业考验亲子关系。
这不,隔壁又传来一阵阵怒吼:
“你痛快点儿写,别给我磨洋工!”
“这么简单你都不会?不知道智商随了谁!”
“又写错了!你能不能长长心?”
大家发现了没?父母越是对孩子严格要求,孩子的学习状态越差。
身边有个老师朋友告诉我,孩子的自律,其实不是父母逼出来的。
孩子生来就是不自律的,因为人类大脑额叶要到14岁左右才能发育成熟。
就是说,整个小学阶段的孩子,很难长时间做单一的学习任务。
想让孩子自律学习,陪写作业的父母一定要能“忍”。
01
忍住嘴,停止催促
让孩子感受“心流体验”
日本教养杂志的一项调查显示,高达80%的父母每天多次催促孩子“快一点”。
主要集中在早上出门时、晚上写作业时、收拾玩具时、洗澡时、睡觉时……
可扎心的事实是,不管家长怎么催,孩子依然我行我素。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想让孩子改变不好的行为,外部驱动的作用是有限的,有时还会带来负面的效果。
一旦外部驱动消失了,孩子便会无所适从。
一个焦虑的妈妈曾在社交平台求助:
她家孩子从小就是个慢性子,一张半个小时就能完成的卷子,他常常拖延至三四个小时。
看着孩子不把作业当回事儿的样子,她总是忍不住催促孩子快点儿。
现在孩子已经六年级了,不仅拖拉磨蹭的毛病没有改善,而且整个人看起来没有活力——
反应很慢,别人跟他说话半天不吱声;
就连写作业和睡觉,都完全依赖父母的催促,如果父母不提醒,他就一直玩。
心理专家田宏杰老师说过:
家长越催促,孩子的拖拉行为越被强化。
想要改变拖延,家长得找到有效的办法,激发孩子的内驱力,让他的专注力始终集中在作业上。
这个方法就是让孩子感受“心流体验”。
首次提出“心流”概念的是心理学家齐克森·米哈里。
他认为,一个人全神贯注地投入工作,伴随高度的兴奋及充实感,能够让他忘记对时间和周围环境的感知。
在学习过程中,“心流”的状态可以让孩子获得比玩耍更强烈、更持久的满足感。
产生“心流”,最重要的条件是让孩子保持高度专注。
教育家蒙台梭利说:
除非你被孩子邀请,否则永远不要去打扰孩子。
家长催促孩子“快点儿”,提醒孩子“认真点儿”,或者“好心”给孩子送水果,都会打断孩子的思路。
从而减损孩子的热情,也让孩子很难获得一个心流体验。
除了不打扰,家长还可以通过设置清晰、跳一跳才能达成的目标,及时的鼓励等等,帮助孩子发现学习的乐趣。
这些做法,能够最大程度缓解孩子的拖延症,让孩子愿意主动去追求愉快的体验。
02
忍住手,停止打骂
让孩子获得“正向反馈”
有些家长见催促不成,就开始打骂吼,逼迫孩子好好学习。
事与愿违的是,家长越打骂吼,孩子的反应越迟钝。
前几天看到一个家长辅导孩子学习的视频。
一开始,除了慢孩子还挺专注的,突然爸爸拿起棍子,想吓一吓他。
孩子立马变得紧张起来,左顾右盼,平常会做的题目也不会做了。
为什么会这样?
哈佛医学院副教授Martin A. Teicher和他的团队研究发现:
长期处在行为暴力或语言暴力中的孩子,他们的海马体(记忆形成的关键脑区)和胼胝体(连接左右脑的神经纤维束)体积会逐渐缩减。
家长的打骂吼,会让孩子感到恐惧,激发出身体的本能反应,就是战斗逃跑反应。
为了在逃跑时跑得更快,身体会调动全身的血液到四肢,那大脑中的血液就会不足。
简单地说,打骂吼不仅不会让孩子快速进入学习状态,反而会降低孩子的记忆力和反应速度,变得越来越笨。
更要命的是,孩子对恐惧情绪的记忆是非常深刻的。
如果孩子一写作业,父母就打骂吼,写作业和坏感受就建立起稳固的连接。
那孩子拿起作业本,还没遇到难题,他就会本能地想要逃跑。
相反,如果父母能够发现孩子做得好的地方,鼓励他将好的行为稳固下来,那这个行为就会内化为孩子的习惯。
心理学家William Glasser提出“正面成瘾”的概念,他认为人们对正面行为也会成瘾。
有个教师朋友分享了一个她用了四五年的方法——打勾法。
每完成一个小目标,孩子就在清单上打一个勾,妈妈也送上鼓励“你完成了,真好呀”。
当目标细化到更容易实现时,做完的满足感和妈妈的鼓励会让孩子感到快乐,激励他更好地完成,这就是“正向反馈”。
正如“罗森塔尔实验”一样:
一群被随机挑选的学生,因为得到肯定和欣赏,以更积极的态度学习,他们的进步非常大,性格也更加开朗。
你给孩子怎样的暗示,就会塑造怎样的孩子。
想让孩子自律学习,父母一定要让孩子知道自己很棒,这样他才会在正向的暗示下变得越来越好。
03
忍住眼,停止纠错
让孩子体验“自然后果”
尹建莉老师讲过亲戚家小男孩的一件事。
小男孩兴致勃勃地给她讲故事,由于年龄太小了,他的表述漏洞百出。
每当听到错误的时候,尹建莉会立马提出来并纠正。
接连纠正几个后,小男孩号啕大哭,再也不愿意讲故事了。
事后尹建莉非常懊悔,她意识到是自己的纠错,破坏了小男孩的主动性。
在陪孩子写作业时,有些家长也会犯同样的错误。
他们化身“监工”,眼神片刻不离地盯着孩子:
发现孩子走神了,立刻拍一拍提醒他,发现孩子做错了,立刻指出来让他改正。
结果父母越是纠正孩子的错误,孩子越想避免犯错,反而犯错的次数越多。
在心理学上,这种现象叫“反弹效应”。
哈佛大学社会心理学家丹尼尔·魏格纳做过一次著名的实验:
他要求被试者不要去想一头白熊,结果大家都控制不住地想像出一头白熊。
迁移到教育上,父母越是着眼于孩子的错误,孩子表现得越差。
其实,孩子在学习上犯的错,家长完全可以当做没看到,当孩子体验一次被老师批评的后果。
心理学博士贺岭峰曾说:
我绝对不会做班主任在家庭中的代理人。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他认为,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职能完全不一样。
家庭教育应着重培养孩子的独立生存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自我成长能力。
一个朋友讲了她的育儿观。
她跟女儿商定,每天晚上10点上床睡觉。
有一天,女儿磨蹭到9点45还没写完作业,她对女儿说:
“还有15分钟你必须上床睡觉了,你没有完成作业,明天老师可能会批评你。
但没有办法,因为对于妈妈来说,你的睡眠和健康更重要。”
果然,第二天女儿被老师批评了。
但从此以后,女儿再也没有因为作业完不成而拖延睡觉时间。
《小马过河》的故事告诉我们:
无论别人多频繁地向我们指出危险,都不如我们亲自体验来得印象深刻。
这种让孩子切身体会犯错带来的后果的“自然教育法”,能够让孩子明白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比父母反复用经验纠错要管用100倍。
04
写在最后
每个孩子,都应该为自己的人生负责。
如果孩子是一辆车,学习的过程就是在推车。
孩子上小学之前,父母的力量大,孩子的力量小,父母推动孩子前进是非常容易的。
到了小学低年级,孩子反抗的力量越来越强,父母推动起来会越来越吃力。
孩子继续长大,到了小学高年级,他就变成了一辆小汽车。
这个时候,父母费劲推了半天,他可能才前进一点点。
到了初中、高中,孩子变成了一辆火车,父母再使劲推动,他也纹丝不动。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反抗父母的力量越来越强,但父母的督促力量没有增强。
如果这辆车始终依赖父母的推动才能前进,那它会越走越慢,直到停那儿不动。
学习也是如此,光靠外部驱动,孩子早晚会失去前进的力量。
父母最重要的任务,不是督促孩子,而是逐渐放手,培养出一个自我负责的孩子。
当父母不再做孩子的推车人,忍住不催促、不打骂、不纠错,多一些耐心和引导,他才能形成自己的动力系统。
而强大的内在力量,正是培养自律的关键。
发布于: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