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在7000万年前,四川盆地还是一个广阔的内陆湖,后湖盆抬升,湖水干涸,才形成盆地的样子。其区域范围,大致是以广元—奉节—叙永—雅安四点连线作为盆地底部与周 围山地之分界线。盆地内河道纵横,皆属长江水系。在这众多纵横交错的河流中,源出龙门山余脉之茶坪山(古称湔山或玉垒山)东侧的沱江(古称湔水),由成都平原北部至金堂,一路往南,经过内江之后,在泸州汇入长江。而从内江到泸州,沱江水域在这里绵延了100 余公里,古称“雒水”,亦名“釜江”。这段水域流经的地区,大部分都在富顺县范围内,这片靠近北纬30°的紫色丘陵,尽管没有名山大川,看上去也毫不起眼,但就是在这片看似普通的土地上,却演绎了一个接一个的奇迹,从而铸就了今天川南富顺这座千年古县的三张名片:物华天宝的盐之源、崇文重教的才子乡、美食荟萃的豆花城。 富顺县城全景图
在漫长的农耕时代,一个地区水系的发达,不仅便于交通,而且饶于灌溉,最现实的功效是为农业生产提供良好的自然条件。这样的区域,往往也是物产较为丰富、人口相对集中、经济往来频繁、文化更加活跃的地方。目前的富顺县境内,除沱江横贯全境之外,尚有釜溪河、镇溪河、鳌溪河、大城河、石灰溪等大小溪河351条,其中长50千米以上、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有3条,长10千米、流域面积在30平方公里以上的有24条。可见,在靠天吃饭的农耕时代,富顺地区的农业耕作条件得天独厚。如果说丘陵地貌和良好的水系分布是富顺农耕发达的基础,那么,地下盐卤资源的开采则是富顺步入历史辉煌的关键。富顺井盐开采,最早可追溯到东汉年间。富顺在汉时为江阳县属地。汉武帝建元六年(前135)分蜀郡南部和巴郡部分地区设犍为郡,领江阳县等12县,据《元和郡县志》记载:“江安富义县,均为汉江阳县地”。东汉章帝时(76—88),崔骃著《博物论》,即写道“江阳之盐”。经查考史籍,汉江阳县,领沱江下游广袤地域,辖有今泸州、泸县、纳溪、江安、富顺、隆昌、荣昌及永川部分地区。除富顺县外,其他地区在唐以前均无产盐的记载。晋人常璩著《华阳国志》,便明确记载了“江阳县……有富义盐井”。南北朝时,该井名“富世盐井”,“以其出盐最多,商旅辐辏,百姓得其富饶,故名”。据唐代人记述,盐井在富世县“县西南五十步”,即今富顺县富世街道所在。由此可见,崔骃所称的“江阳之盐”,应是富义等盐井无疑,富顺地区的 盐业肇始,应早在东汉章帝时期。 自流井张家沱盐码头停泊的盐船,民国八年(图源:四川在线)
自东汉章帝时期之后,经魏晋而步入南北朝时,富顺地区的井盐生产已渐具规模。北周统一四川后,因军需民食及赋税需要,于北周武帝天和二年(567), 划出江阳县以富世盐井为中心的西北部地区,设置雒原郡,并于此设置富世县,“以富世盐井为名”。这便是富顺地区最早出现的行政建制单位,也是富顺因盐设县之滥觞。唐代时,因避唐太宗李世民讳,富世县改名富义县。宋太祖乾德四年(966)富义县升为“富义监”,宋太宗太平兴国元年(976)因避宋太宗讳改名富顺监,富顺之名从此开始,未有更变,至今已有1400 多年历史。保持千年县名不易,这也成为富顺县2007年被联合国地名专家组评定为“千年古县”的一项重要标准。及至北宋庆历年间,卓筒井的问世,中国井盐技术实现了从人力挖掘到机械凿井的重要转变,开创了人类机械钻井的先河,极大地提高了井盐生产力。同时,卓筒井技术的推广,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盐井从官有制向私有制的转化,促进了雇佣劳动的增长和商品经济的发展。这一历史事实,或可成为我们今天追溯富顺商业发展史之源头。在古代,盐属于稀有商品,实行官榷经营,因此,井盐的开采,对社会财富的积累有着极大的刺激作用。据《元和郡县志》记载,至唐宪宗元和二年(807), 富义县已有盐井8所,著名的富义盐井“月出盐三千六百六十石,剑南盐井,唯此最大”。川盐征榷自唐朝开始,《通典·食货》载“蜀道、陵、绵等十州盐井总九十所,每年课盐都当钱八千五十八贯”。而在富义等盐井,每年税额即达1858贯,占全省的23%。宋王象之《舆地纪胜》这样描述当时富顺地区的产盐盛况:“地多咸鹾,故饶沃衍润,过于他郡。掘地及泉,咸源遂涌,熬波出素,邦赋弥崇。人以是聚,国以是富。”经历元代的衰微和元末战争进入明朝时,富顺地区盐业生产开始逐渐恢复。到明正德年间,全川盐税年征价银71460.72两,富顺即征9676.51两,著名的富义盐井仍可产盐36000余斤。从明嘉靖之后,随着自流井等一批新盐井的出现,富顺盐业发展进入一个崭新发展阶段,后来太平天国时期和抗战时期两次有名的“川盐济楚”,即是明证。富顺良好的地理条件创造了偏安一隅的农耕文明,而地下盐卤资源的开采,在创造经济发达辉煌历史的同时,更积累了富顺的民间财富。今天的富顺县境,已不再有井盐开采的场面,甚至连一户制盐企业也没有了。盐对于富顺这座城市来说,只是一个曾经的光环,只有老县城的盐井街还保存着富世盐井遗址。在过往的车流和人群中,古老的遗址显得微不足道,如果没有人刻意提及,谁也不会联想到,它居然就是这座城市开端的见证。 来源:《巴蜀史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