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爱生命 谨防溺水
——龙井街道“预防学生防溺水温馨提示”
尊敬的各位家长:
您好!随着气温逐渐升高,暑期临近,为了防止溺水事故发生,确保广大学生生命安全:
一、家长孩子需牢记
(一)孩子要牢记
1、“六不要”
(1)不要私自下水游泳;
(2)不要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
(3)不要在无家长或老师带队的情况下游泳;
(4)不要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
(5)不要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护人员的水域游泳;
(6)不要不会水性擅自逞能下水施救。
2、“四明白”
(1)明白天气再热,不到河塘去降温;
(2)明白水景再美,不到水中去感受;
(3)明白水性再好,没有保障别下水;
(4)明白别人再劝,不用生命去逞能。
(二)家长要牢记
提醒各位家长朋友,日常生活中,请一定要尽好监护责
任做到“四知道”:
知去向、知同伴、知归时、知内容。
二、如何辨别溺水
溺水者的营救黄金时间是事发30秒内。如能及时发现溺水迹象,生命或可挽回。如何辨别溺水者?牢记这7种迹象:
(一)溺水者的嘴会没入水中再浮出水面,没有时间呼救。
(二)溺水者手臂可能前伸,但无法划水向救援者移动。
(三)溺水者在水中是直立的,挣扎20-60秒之后下沉。
(四)溺水者眼神呆滞,无法专注或闭上眼睛。
(五)溺水者的头可能前倾,头在水中,嘴巴在水面。
(六)看起来不像溺水,只是在发呆,但如果对询问没有反应,就需要立即施出援手。
(七)小孩子戏水会发出很多声音,一旦安静无声要警醒。三、如何正确对溺水者施救
溺水后不超过5分钟就会失去意识,最多10分钟就会死亡。捡回一条命的人六成以上有严重的脑损伤。所以,溺水急救,时间就是生命!一旦爱闹的小朋友突然安静下来,或者有人站在水里两眼无神,对你的话没反应,要赶快想办法施救。
没有受过专业训练的人,就算会游泳也不要盲目下水救人。如果溺水的人是刚掉进水里,头脑清醒还有意识,最好的办法是向他大声呼喊。在岸上用杆子伸向他,或者向水面扔一些可以漂起来的东西,比如游泳圈、木头、泡沫垫。万不得已真要下水,一定要从背后接近溺水者,再托起他的身体让头露出水面侧游上岸。记住,千万不要从正面靠近溺水者。因为出于求生的本能他们可能会死死抓住任何东西。万一被抓住了,应该松手下沉,先离开溺水的人,然后再施救。
四、溺水后如何自救
(一)尽力保持冷静,要相信人即使不会游泳也可以在水中漂浮,因为水有浮力,落水后人体也会随着水的浮力起伏。
(二)尽力保持体力,不要在水中胡乱扑腾,顺着水的起伏,脚用力向下蹬,手向下划水,当头露出水面时尽量呼吸空气。
(三)如果附近有人,可以大声呼救。
(四)当救援人员展开营救时,一定要冷静,按照救援人员说的去做;当救援人员靠近时,千万不要一把抱住救援人员。
(五)在四周无人的情况下,需要展开自救。首先看好方向,深吸一口气后憋住,手和脚同时划水。(不会游泳的人憋气后也可以短暂漂浮在水面)。当气尽后,不要紧张,待露头时继续之前的动作直至岸边。
(六)只要是有浮力的塑料瓶都是溺水者生命救援神器。溺水者将其压在脖子处,可以尽可能多地正常呼吸。
(七)在游泳中,若小腿或脚部抽筋,千万不要惊慌,可用力蹬腿或做跳跃动作,或用力按摩、拉扯抽筋部位,同时呼叫同伴救助。
五、如何预防溺水事故
(一)不私自到海边、河边、湖边、江边、水库边、水沟边、池塘边玩耍、追赶,以防滑入水中。
(二)不私自下水游泳,特别是孩子,必须有家长的陪同并带好救生圈。
(三)不独自一人外出游泳,更不要到不知水情或比较危险且易发生溺水伤亡事故的地方去游泳。选择好的游泳场所,对场所的环境(如该水库、浴场是否卫生,水下是否平坦,有无暗礁、暗流、杂草,水域的深浅等情况)要了解清楚。
(四)在家长或熟悉水性的人的带领下去游泳,以便互相照顾。如果集体组织外出游泳,下水前后都要清点人数,并指定救生员做安全保护。
(五)清楚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平时四肢就容易抽筋者不宜参加游泳或不要到深水区游泳。要做好下水前的准备,先活动活动身体,如果水温太低应先在浅水处用水淋洗身体,待适应水温后再下水游泳;镶有假牙的人应将假牙取下,以防呛水时假牙落入食管或气管。
(六)对自己的水性要有自知之明,下水后不能逞能,不要贸然跳水和潜泳,更不能互相打闹,以免喝水和溺水。不要在急流和漩涡处游泳,更不要酒后游泳。
(七)在游泳中如果突然觉得身体不舒服,如眩晕、恶心、心慌、气短等,要立即上岸休息或呼救。
大安区龙井街道办事处
2023年6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