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积分
- 4306
- 威望
- 583 点
- 铜板
- 2517 枚
- 西秦金币
- 0 个
- 鲜花
- 1 朵
- 在线时间
- 255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16-8-13
|
陈叔叔(化名)因乏力、纳差,全身皮肤、巩膜重度黄染等原因前往自贡市一医院感染科就诊。入院后完善了相关检查,陈叔叔的总胆红素最高达485umol/L,超出正常值的20多倍,直接胆红素最高升至266.43umol/L,超出正常值的20多倍。科室团队综合多种因素讨论后,认为患者具备人工肝治疗的指征,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后,决定立即对患者进行“人工肝”治疗。
经过3次人工肝治疗,复查陈叔叔的总胆红素下降至124.99umol/L,直接胆红素降至79.72umol/L,转氨酶降至正常,肝细胞功能受损有所改善,炎症因子得到有效清除,治疗效果显著。
感染科副主任游春芳讲到,人工肝是血液净化治疗的模式,也就是用人造的高科技材料模拟人的肝脏构建一种血液滤过器,把患者含有毒素的血浆置换成健康的血浆,把有害的毒素从身体里清除,从而减少毒素对身体其余脏器,如心脏、大脑、肾脏的损伤,从而维持重要生命器官的正常运转。急性、亚急性肝衰竭患者通过人工肝的治疗可以使病死率从80%左右降至20%左右,肝衰竭患者获得再生,重返工作岗位。慢加急性肝衰竭早、中期患者通过人工肝,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恢复肝功能,50%左右的患者可获得临床好转。终末期肝硬化、肝衰竭晚期的患者通过人工肝治疗可减轻临床症状,为进一步的肝移植赢得时间。
医院感染科目前常用的非生物型人工肝模式包括血浆置换/选择性血浆置换(PE/SPE)、血液灌流(HP)/血浆灌流(PP)、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DPMAS)等。在临床上实际应用时会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模式或组合模式,联合增效或扬长避短,以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避免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发生。在人工肝治疗后也需要对其治疗效果作出恰当的判断。
作者:欧阳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