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里地外的紫色黄瓜
原创
2023-5-13 15:14 · 来自山东
近年来,从最早的“佛系”到后来的“躺平”再到现在的“摆烂”现象越来越多,是年轻人不努力了还是日子太好过的飘了?我想这都不是,原生家庭的条件不断变好、努力也得不到机会、努力只会被人当做老黄牛、再努力也看不到希望等等一系列是多方面因素导致的。
新华社就公务员队伍一些不合理的现象进行了怒批。大家看看有没有代入感。
1.谁老实谁干的多!
都说吃亏是福,也都说老实人不吃亏,老实人在自己的岗位上任劳任怨、兢兢业业。哪个单位上都有这么一群人,默默无闻,却承担着大量的工作,在无声无息中完成着大量的工作任务。
他们不抱怨也不发脾气,工作来了就干不推诿扯皮,有的人工作多年甚至领导都不知道你的一些个人情况。这样的人往往会被安排更多的活,拉更多的犁,耕更多的地。他们仍然没有怨言,争先评优、提拔上位也拉不下脸皮去争取,最后被同行人超过数个身位,留给自己一辈子操劳的命运。
2.谁心软,谁抹不开面子谁多干!
单位上也都有这么一批人,抹不开面子,学不会拒绝,别人找他帮忙就痛快答应,久而久之大家习以为常,有事就习惯性的找他!结果越干越多,更有甚者本不属于自己的工作帮忙干除了错误还要背锅!
3.谁有能力能干!
能者多劳这句话算是深入职场了,有能力的人就要无偿承担更重更难的工作。
本来不属于你的工作,因为你有能力,就会安排到你的头上。甚至原本这件事与你毫无关系,本来应该承担工作的人说自己干不了,最终又安排给了你。你也只能无奈接下,去完成不属于自己的工作。有些对自身发展有利那还好,有些纯属被甩了锅就是费力不讨好甚至还要担责。
4.谁提建议谁干!
公务员队伍工作中会有很多的征求意见,有一些有能力有见解的人为了工作更好的开展机会提出一些好的建议,被采纳后往往这件事就落在了自己的头上。即使这件事原本与自己负责的工作毫无关系。就会造成既要完成自己本职工作又要完成额外工作的情况!久而久之,提意见的人也就慢慢退缩了。
其实这些现象在职场中也不是不能被接受,关键是付出要有收获,多劳能够得到正视,付出能被看到,把各种拼变成拼工作拼成绩,让能者不变忍者,让无力者有力,让努力者前行。这样老油条才能越来越少,铺路者才会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