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是我国人口的拐点,自1962年以来(60年来)我国人口首次实现负增长。
四川是全国第五人口大省,在人口减少的大趋势下,我们来看看四川21个市州自2020年七普到2022年末的常住人口变化情况。
2022年末四川省常住人口8374万人,近两年增长6.5万人,增幅0.08%。
21个市州中,常住人口实现正增长的有9个市州,12个市州负增长。
一、成都增幅最大,阿坝州最小
9个常住人口正增长的市州,增幅从高到低依次是:
第一,成都,增长33.02万人,增幅1.58%,作为四川的省会,西部的2万亿级城市,成都的人口增长实属正常。
第二,凉山州,增长3.26万人,增幅0.67%。
第三,宜宾市,增长2.92万人,增幅0.64%。
第四,绵阳市,增长2.98万人,增幅0.61%。
以上四个城市的增幅均超过0.6%,加上本身较大的人口基数,增幅相对较大。
四川省21个市州2020年七普到2022年末常住人口变化
之后依次是攀枝花、泸州市、眉山市、德阳市、阿坝州,增幅0.05%-0.21%,增幅较小,但在目前的大趋势下能保持正增长已经十分不易,不过未来几年由正转负的概率很大。
二、成都增幅最大,阿坝州最小
12个常住人口负增长的市州,降幅从高到低依次是:
第一,巴中市,减少5.49万人,降幅-2.02%。
第二,遂宁市,减少4.22万人,降幅-1.5%。
第三,自贡市,减少3.73万人,降幅-1.5%。
第四,广元市,减少3.47万人,降幅-1.5%。
第五,内江市,减少3.67万人,降幅-1.17%。因为内江市用的是2021年末的数据,实际可能要比这个大。
第六,资阳市,减少2.46万人,降幅-1.07%。
第七,南充市,减少5.86万人,降幅-1.05%。
以上7个城市的人口减少较多,降幅均超过1%。
之后依次是广安市、甘孜州、达州市、乐山市、雅安市,降幅相对较小,基本在-0.1%-0.5%之间。
人口的增减是个十分复杂的情况,不仅与自然增长率有关,也与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工资水平、宜居性等有关系。比如经济快速发展的城市,有较好的就业机会和比较可观的收入,周围人口就可能流入,而经济失速、产业低端、收入不高、公服配套滞后的地方人口则可能流出。
比如巴中市,常住人口265.8万,2022年GDP为765亿,人均GDP为2.88万,21个市州中最低,而全省平均为6.67万,只有全省平均的40%,也就是说人口体量和经济体量不匹配问题突出。
三林城市洞见坚持做大家能看得懂的有趣的城市研究,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
[size=0.882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