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俗话说:“望子成龙,望女成凤。” 家家父母心中都期盼着自家孩子能考上好大学,有着光明的前途。 对于广东省雷州市的老曹,他也同天下所有家长一样热切地期盼儿子高考成功的消息。 高考出分后,他急切地问儿子:“考的咋样?” 儿子曹睿激动的说:“爸,我能上清华了!”
“真的?” 得到儿子的肯定后,曹睿喜笑颜开。 几天后,老曹终于等来了录取通知书。 亲朋好友都来祝贺,老曹一看大家这么热情,便决定在8月2日开办升学宴,为儿子庆祝庆祝。 那天曹睿收获了不计其数的夸奖,录取通知书被传到乡亲们手上。 大家无不羡慕老曹有一个如此争气的儿子。
但是有一位村民看过后,疑惑地说:“哎?这录取书上怎么有错别字啊?” 老曹接过通知书。果然,“录”后少了一个“取”字,报到的“到”写成了“道”。 老曹急的面红耳赤。经再三确认,在大家复杂目光的注视下,曹睿不得不承认,这录取通知书是假的。
曹睿为什么要撒谎?这个家庭背后有什么隐情呢? 高考前的压力2020年高考前夕,一位高三学子迷茫地望着未来的天空。 他是曹睿,是老曹家第三个孩子。 老曹家是普通农民家庭,他的哥哥姐姐大多打工养家,过着父辈的生活。 因此老曹家对曹睿寄予的希望很大,希望孩子能通过读书改天换命,过上城里人的生活。 只要是与学习有关,只要能帮助孩子提高学习成绩,老曹就愿意出钱出力,帮曹睿报辅导班、请家教。 而老曹自己则与曹睿母亲辛勤劳作,起早贪黑。 
2017年,曹睿中考失利,没能考上县里的高中。 为了让儿子有更高的学历,老曹家把曹睿送去了私立高中就读。 曹睿明白家人们的良苦用心,也知道自己背负着很高的期待。 为此,他发愤图强,用功学习。 可是渐渐他发现,他好像并不是学习的料。不管怎么努力,成绩就是没有起色、原地踏步。 
面对着家人的期望,曹睿只能硬着头皮、顶着压力坚持,回家之后也是报喜不报忧。 长此以往,父母甚至认为儿子的学习是没问题的。 3年寒窗苦读,终换高考背水一战。 老曹亲自送儿子到考场,同其他家长一样对曹睿充满期待。 
可是曹睿自己心里没底。自己最近几次模考成绩多半不如人意,又怎敢奢望高考能考好呢? 但他还是用心准备准考证和考试用具,假装信心满满走进考场。 3天考试结束,曹睿心里忐忑不安。他决定,这一次考试不能让父亲失望。 出了考场后,他胸有成竹对父亲说:“爸,我高考超常发挥了。老师讲的题好多都考出来了。这次考试我没问题!” 老曹满脸堆笑,赞许地看着儿子。 
短暂的考试过后是漫长的等待。为了对抗自己的虚荣和焦虑, 曹睿主动提出帮父亲干农活。 成绩出来后,曹睿第一时间查询。 235分!这个成绩上专科也很难啊。 这可怎么交代父亲! 曹睿晕头转向,决定先隐瞒成绩。 为了让父亲高兴一次,一个瞒天过海的计划在他的脑海中酝酿。 升学宴成了笑话“小曹啊,你考的怎么样啊?” 爸,我考了七百多分,可以上清华了!” “真的?” 老曹有些不敢相信。他日日辛苦的劳作,竟然把他对儿子的美好幻想变成了现实! 不久后,曹睿能考清华的消息传遍了全村。 村里部分人对此保持怀疑,因为根据曹睿平时的成绩,是不可能考上清华的。 但是已经有人拿曹睿和自家孩子比较,夸赞小曹成绩的优异。 
几天后,父亲收到了曹睿的录取通知书。竟然真的是清华的! 老曹激动的热泪盈眶,嗫嚅着:“我儿子出息了!我儿子终于出息了!” 这对于一辈子没有走出山沟的老父亲来说,该是怎样的喜悦与安慰。 对于曹睿来说,一切应当结束了。 父亲高兴了,长脸了,等到开学之后曹睿借机去城里打工,这样就能瞒天过海了。 等父亲看过录取通知书,曹睿小心的把它收好。 
然而,曹睿考上清华的消息又传到了全村。 有录取通知书为证,没有人再说这是假的了。 大家都对曹睿一家投去羡慕的目光:“老曹你真是有福气啊。” “有个清华的大学生,那还得了!” 老曹满脸堆笑,宣布着8月2日举办升学宴的消息。 为了庆祝儿子高考胜利、金榜题名,老曹花了五万块钱办了30桌酒席,并买来鞭炮、横幅。 曹睿本来想劝阻,但是奈何父亲太高兴了,曹睿只好答应下来。 
开办升学宴那天,村子里的人都来捧场,都想看看自己村子里的清华大学生。 有些村民提出想看录取通知书长什么样子,顺便沾个喜气。 “曹睿,你快去拿!” 在乡亲邻里的要求下,曹睿有些犹豫地拿出了自己原本压在箱底的录取通知书。 这滚烫的录取通知书被村民们传阅,大家一边看一边由衷赞叹,夸曹睿这娃娃有出息。 
“哎?这录取书上怎么有错别字啊?”一位村民说。 “不可能吧,这可是清华大学的。怎么可能有错别字呢?” 事实胜于雄辩。 老曹连忙给教育局打电话,对面回应道:“本市今年没有那么多过重本线的,也没有被清华录取的。” 大家急忙找曹睿,想问清楚怎么回事。 
谁知曹睿把录取通知书给了大家后,便自知心里有鬼躲了起来。 在父亲和乡亲们的追问下,曹睿知道纸包不住火,终于说出了实情。 原来,那录取通知书是他请人花了3000块钱伪造的! 村民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然后陆续离开了。 
用包容化解矛盾被打脸的老曹待众人离去后,独自一人在院子里抽烟。 母亲则在旁边默默落泪,指责曹睿让老曹一家在村民们面前抬不起头。 后来老曹从儿子的口中得知,曹睿高考只考了235分。 这个分数,别说去大学了,连上个专科学校都难啊。 
得知这个结果,老曹血压飙升,两眼一黑直接晕了过去。 幸好老曹被及时送往医院才没有什么大碍。 曹睿吞吞吐吐地解释道,他在高考前就预料到自己是这样的成绩。 但是他生怕辜负父母的期望,于是不惜花大价钱请人伪造录取通知书。 其实就是想让父母高兴高兴,等到他去了城市,赚了大钱,再向父母坦白实情。 没想到,这么高价钱的录取通知书竟然犯了这么低级的错误。 让父母在乡民们面前丢脸,他感到无比自责和懊悔。 
听过儿子的解释,老曹深深地叹了口气。 他选择原谅儿子所犯的错误,担心会不会因为这件事让儿子想不开走了弯路。 得到父母理解和原谅的曹睿,心中充满了感动。 原来父母是这样一直包容他,理解他。 他拥抱了父母,决定以后好好挣钱报答父母。 
结语这件事被报道后,在网络上掀起热议。 有人认为曹睿心气太高,虚荣心强,这样瞒着父母去做荒唐的事情实属不可取。 也有人认为,曹睿有这份孝敬父母的心是好的,只不过做法太稚嫩了。 还有人说,父母也没有尽到相应的责任。 竟然不清楚孩子的学习状况,孩子说能考上清华就真信了。 
总之,曹睿这场瞒天过海的闹剧之所以能发生的原因,主要从三个角度考虑。 从父母的角度看,老曹和曹母本是农民,他们本身文化水平不是太高。 同大多数家长一样希望孩子能取得好成绩,考上好大学,这无可厚非。 但是他们忽略了,过高的期望会给孩子造成多大的压力。 时间一长,超过了一个度,相当于揠苗助长,就会成为压垮孩子的最后一根稻草。 也许有时候,适度放手,顺其自然,才能帮助孩子找到自己在这个世界的正确位置,更好地长大成人。 
另外,从曹睿的角度看,他拥有孝心、懂得感恩本没有错误,但是他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那就是不诚实。 他这次为了让父母高兴,不惜伪造录取通知书。 由于被人揭露,他父母和自己颜面尽失。 但其实这个行为没有触犯法律,不会产生更恶劣的影响。 但是,如果他受到利益的蛊惑,采取伪造的方式达到目的,甚至不惜触犯法律,最后会产生多严重的社会影响呢? 因此,诚信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有了诚信,人才有立足之地,国家才能兴旺发达。 
最后,这个实例对于社会也是一个启示。 当下高考竞争压力越来越大。 因此,社会应该引导青年,使他们认识到,高考不应该是人生唯一的出路。 每个人都有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径,如果强求,反而会适得其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