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心理学报》中,有这样一项研究: 每天使用社交平台时间越久的人,负面情绪就越明显;久而久之,这些负面情绪就会导致一个人陷入抑郁的状态。 朋友圈,就是这样一种“半透明”的社交平台; 有些人热衷于发朋友圈动态,喜欢分享生活; 也有一些人,几乎很少发朋友圈动态。 其实,这两种人背后的心态,是完全不一样的。 -01“渴望得到认同”与“更喜欢独处的生活”心理学家研究表明: 当一个人活跃在社交平台上,他得到的赞美与正向评论越多,就越开心; 反之,如果发出了一条动态,许久都没有人关注,他就会感到沮丧。 喜欢发朋友圈的人,本质上是希望获得他人的认同,关注和点赞。 比如: 晒出精心准备的文案与照片,希望获得别人的赞美; 经营自己的朋友圈人设和名片,希望得到别人更多的关注。 尤其是朋友圈里有自己“在意的人”时,人就更愿意营造一种特定的人设。 对于喜欢发朋友圈的人来说: 他们最无法接受的事情是,准备了很长时间,发出去一条动态,却无人问津,没有人点赞和评论。
而那些不喜欢发朋友圈的人呢? 他们不喜欢在社交中有过多的“自我暴露”,不希望他人看到自己真实的生活; 对待社交的态度,他们有些冷漠,跟外界保持着明确的界限感; 与社交,合群比起来,他们更喜欢独处的状态。 只有独处时,才让他们从中获取足够多的“能量”; 被外人关注着,紧盯着的生活,让他们身心俱疲。 实际上,喜欢独处的人,早就看透了社交的本质: “朋友圈里没有朋友,有的只是人设;真正的朋友,从来都是在现实中,伴随你左右。”
-02“外向型社交”与“内向型社交”从性格的角度分析。 热衷于发朋友圈的人,其实是“外向型性格”。 外向型性格的特征: 能够在社交中获得能量,结交新朋友,是他们喜欢的事情; 喜欢跟他人建立联结,能够很好地处理社交中的关系; 在社交中,他们感到放松,有一种成就感; 喜欢热闹的,有更多声音的社交状态。 处于人群之中,他们才不会感到孤独。 正因为外向型的人,能够在社交中获得能量; 所以他们更愿意通过朋友圈,展现自己的生活; 通过与他人互动,不断交流的方式,来丰富自己的社交生活。 
内向型性格: 内向型的人,往往不喜欢发朋友圈。 他们不愿意被人盯着自己的生活; 不希望太吵闹的,人太多的社交状态; 只有自己一个人时,他才能从独处中获得能量; 被人一直盯着,会让他感受到很强的情绪压力,感到焦虑。 因此,这类人在朋友圈里,就是“沉默者”。 他会默默地看别人的朋友圈,却不愿意让别人看到自己的生活。 
-03喜欢分享的人与藏拙的人喜欢发朋友圈的人,在社交中有着一颗炽热的心。 他们太喜欢分享了,把朋友圈当成记录生活,分享心情的日记本。 出去旅游,要分享; 做了美食,要分享; 看到了喜欢的剧,要分享; 自己的心情波动,情绪记录,也要分享出来; 感情,婚姻,孩子,他们都愿意分享出来。 分享和炫耀不同。 喜欢分享的人,你能够从他们的朋友圈动态,感受到他的真诚和喜悦; 而喜欢炫耀的人,你只能感受到他的优越感以及高高在上的姿态。 
不喜欢发朋友圈的人,更喜欢“藏拙”。 有句话叫:“闷声发大财”。 不愿意让他人看到自己真实的生活,也不会主动分享; 无论过得好与不好,都是自己的生活,跟他人无关。 当你过得好的时候,分享出来会遭人嫉妒; 当你过得不好时,分享出来别人也不会理解你。 与其陷入“无论你怎么做,都不会有人理解你”的焦虑; 不如选择一种,自己更喜欢的方式去生活。 朋友圈里的生活,其实都是带着滤镜的; 人们只会分享出他想让你看到的东西,却不会让你看到真实的东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