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在这个充满善意与恶意交织的世界里,我们如何在扶老人这个看似简单的道德问题上做出正确的选择?本文以山东一位老人摔倒无人扶的事件为切入点,探讨了社会道德观念的变迁、家属与路人的责任与权益以及我们应该如何在帮助他人的同时保护自己。在深度改写后的文章中,我们将一起探讨这个问题,并在最后提出一些解决方案。
——【·摔倒无人扶·】—— “这位老人摔倒了,我们该不该扶呢?”这是一个看似简单却充满道德困境的问题。在山东,一位老人骑车出门时突然倒地不起,最终不幸离世。然而,当老人的家属看过监控后,竟将所有路人和打电话叫救护车的出租车司机告上法庭,指责他们的冷漠害死了老人。那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法院又会如何判决? 
——【·路人漠视·】—— 在山东的一天,于大爷像往常一样骑着单车出门散步。然而,命运弄人,在一个路口拐弯时,他突然失去平衡,重重地摔倒在地。尽管周围没有其他人或车辆,但路过的行人都只是好奇地张望,没有人上前扶起老人。有的人在安全距离外询问大爷是否有事,但也仅此而已。 于大爷倒地后已经过了几十分钟,仍然一动不动。这时,一名出租车司机经过,看到老人倒地不起且无人问津,便拨打了120救护电话。然而,在打完电话后,司机并没有停留在现场,也没有陪同老人去医院。遗憾的是,当于大爷被送往医院时,已经错过了最佳的救治时机,最终离开了这个世界。 
得知消息后,家属在医院大闹,认为于大爷平日里身体硬朗,不会突然脑出血。他们一口咬定是有人撞到了老人,导致他脑出血死亡,甚至要求医院提供打120电话的人的联系方式,认为对方嫌疑最大,并扬言要报警查监控,找出“凶手”索要赔偿。 ——【·相同案例·】—— 事实上,这种事情并不少见。2006年的彭宇案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彭宇将摔倒的老太太扶起后,却被老太太指认他把自己撞倒。尽管事实证明确实是彭宇将老奶奶撞倒的,但当时审判的法官说了一句相当炸裂的话:“不是你撞的,你为什么要扶?”这也是现如今大多数人不敢扶摔倒的老人的原因,害怕扶了就代表人是自己撞的,谁也不愿意做这个冤大头。 
那么,于大爷的事情又该如何处理呢?医院见家属情绪激动,便联系了警方来处理这个事情。警方在接到报案后,调取了于大爷当时摔倒的路口监控。监控显示,在于大爷摔倒时,周围并没有任何车辆撞击或人为导致其摔倒。但在于大爷倒地时,过往的人大多只是看一眼就走了,并没有停下来帮忙,甚至拨打求助电话。 这时,监控画面显示,一辆出租车出现在老人倒地附近。车上的人并没有下车查看于大爷的情况,而是在车里拨打了救护电话。后经证实,这名出租车司机正是打电话叫救护车的人。家属见状找不到“接盘侠”,更加气愤,认为路人对于大爷摔倒的情况熟视无睹,非常冷漠无情。他们认为,如果有人早点打电话叫救护车,于大爷还有生存的希望。 
家属认为路人的冷漠是导致于大爷死亡的原因,需要为此负责。一怒之下,他们将监控中的几名围观路人和打电话的司机告上了法庭,要求他们为于大爷的死负责,并赔偿精神损失费和丧葬费。然而,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路人的行为并不构成违法。法院最终驳回了家属的诉讼请求。 ——【·于大爷事件背后反应的问题·】—— 于大爷事件在网上引起了广泛关注。有网友认为,司机没扶都要被告,要是扶了,后果不堪设想。有的认为司机真不应该多管闲事,好心没好报,家属是没摊上司机,就要讹上路人。还有的说,自己平日生活中也遇到了很多别人摔倒,但由于自己口袋没钱,不敢妄自上前帮扶,不是不想扶,是扶不起!
现在的社会,很多事情都是利用人们的同情心来达到自己的不良目的,如老人讹钱、向妇女儿童“借取”车费、向年轻女孩子问路并请求带路将其骗走等。这导致现在的人们“水泥封心”,不再为需要帮助的人伸出援手,而是冷眼旁观。再者,不分青红皂白的家属也让人对“扶人”这件事退避三舍。例如,在本文中,于大爷事件的家属让人唏嘘。本该得到一声谢谢的出租车司机,却得到了家属起诉上法院的结果。这让人心寒,更加坚定了自己封心才能保全自己的信念。 
所谓“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而这次,恰恰相反,是前浪推后浪,后浪死在沙滩上了。不难想象,正是由于之前老人摔倒故意“讹人”的事情频发,才会导致于大爷这种悲剧的发生。路人们惯性思维认为于大爷也是在讹人,便不敢上前有所作为,否则落得个“帮人终害己”的下场。这是前面的无赖老人间接导致了后面的老人受伤无人问津的结果。
——【·我们该怎么做·】—— 助人为乐、救人于危难之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必须传承下去。同时,要学会在帮助人的前提下,保全自己。当老人摔倒事件发生时,及时的救助行为可以有效的减少死亡。我们可以选择让周围的人为自己拍摄现场视频,证明自己并非肇事者,再实施救助行为。还要注意不要对伤者造成二次伤害,不能鲁莽的将人扶起,应当防止车辆撞到老人,保护好现场,及时拨打120电话和通知老人家属。 
总之,要想解决这个“扶不扶”的问题,需要长久的、由内而外的来解决。对内方面,首先需要提高自身素质,树立一个正确的价值观,拒绝教唆老人做“讹人”欺诈等行为,杜绝欺骗的现象发生;身为家属应该做到在事情真相大白之后再作定论,防止冤枉好人。其次,需要我们在平时掌握一些基本的急救知识,可以在紧急情况发生的时候立刻实施救助,挽救生命。对外方面,需要司法机关加大对欺诈行为的惩罚力度,像是本文中状告小云撞人的老奶奶与其儿子的惩罚不够大,会让人觉得犯罪成本低,不足为惧。还要出台相关法律加强对救助者的权益保护,这样才能捂热路人的心,唤醒民众的道德,重燃社会的温暖,继续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