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摘要】 无人机大家不陌生吧,我们国家自产的大疆无人机更是享誉全球,不论是民用还是军民都深受大家的喜爱,这就衍生出许多无人机爱好者。 但是一些犯罪分子,利用无人机干违法的事,吉林长春的王女士就遇到了。 2023年6月28日,王女士的家居然被无人机偷拍了,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因为王女士家楼层比较高,附近的居民楼都比较矮,所以王女士晚上就没有拉窗帘的习惯。 
可就是这一习惯引来了麻烦,有一天王女士在家洗澡时,就听见嗡嗡的声音,但是没有太过注意,以为自己听错了,但是声音一直在持续,屋里还有红绿色灯光,赵女士抬头一看大惊失色,一架无人机就悬停在她家窗口。 王女士抓紧拉上窗帘,穿上衣服。 随后王女士拨打了报警电话,警察很快到达王女士家中,王女士看见警察到来,阐明事情经过,警察问王女士确信无人机拍的是你家么?王女士对此深信不疑,因为她们家附近没有其他楼层,只有自己家楼层这么高,邻居还没有在家,附近还没开发是一片荒地。 所以王女士十分肯定的确定无人机就是在拍她,但是警方发现窗户太黑,王女士只是听见无人机的动静和散发的灯光,还不能确定无人机就是偷拍她,只能先找到操控无人机的人,才能知道他拍的是什么。
但是无人机已经飞走,这给警方工作带来了困难,只能在附近查找一下有没有可疑的人员,寻找无果后,警察只能先告诫王女士拉好窗帘,警方会加强巡逻,继续排查附近居民楼,如果再次发现无人机不要惊呼,以免打草惊蛇,要立马通知警察过来,这样才能抓到操控无人机的人。 【以案释法】目前我们还不确信无人机偷拍的就是王女士,可能是无人机爱好者晚上试飞,或测试无人机飞行高度,如果这架无人机确实在偷拍王女士,那操控无人机的已经涉嫌犯罪。 因为我国对无人机的管控早有规定,民用无人机的使用是要遵守相关法律规定的,在民用航空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飞行基本规则、航空飞行管制条例中都有明确如何使用民用无人机和规则。 
民用无人机的使用不论是个人还是单位,都要向当地部门申请,规划好一定的航空区域和使用时间,还要遵守航空部门的调度,保证飞行安全。 为了避免无人机在使用中,影响民航客机飞行安全,不得在未授权和没有得到管理局的批准下擅自飞行,禁止在民航和军用机场飞行区域使用无人机。 如果你在军用机场使用无人机进行拍摄,可不是影响飞行安全这么简单的事了,是犯了间谍罪,在2021年,就有一位军迷对福建舰拍摄被发现,他拍摄的内容涉及两项机密军事机密和一项秘密级军事秘密,如果泄露出去后果不堪设想,最终被判有期徒刑一年。 
从这就可以看出,我们国家对无人机的管控是非常严格的,所以要遵守无人机飞行规定,不要泄露国家机密,这位军迷只是一个教训并没有意图出售福建舰照片,所以只是小小惩戒一下。 无人机在活动时,也是要有专业部门监管的,无人机出现飞离管控区域,就要监管部门及时叫回,如不听劝告者监管部门就要采取手段,击落或控制无人机操作者,防止出现意外。 我们来讲几个案例,供大家参考什么情况下使用无人机会受到处罚,近日吉林长春有一名男子在长春南站拍摄火车站,并发布在抖音平台上,该男子的本意是宣传家乡,但是他已经触犯到了《铁路安全管理条例》也触犯了《治安管理法》所以该男子被行政处罚500元。 在《铁路安全管理条例》中规定,严禁在铁路电力线路周边500米范围内,升放风筝气球等低空漂浮物,包括无人机等小型飞行器。 上海市的刘某和高某是无人机爱好者,无意间发现可以破解无人机,解决限高的问题,二人出售破解方法,被警方逮捕,法院判处二人有期徒刑7年。
还有一件上海无人机事件,松江区一名男子使用无人机操作不当撞向高压线,使无人机坠毁,被附近居民发现并报警,该男子是出于工作原因使用的无人机,但是没有向当地有关部门报备,造成严重的安全隐患,扰乱了公共秩序最终被松江区警方处罚。 无人机的出现确实给一些行业带来便捷,如航拍、农业、运输、巡检等,但是因操作不当、破解无人机程序、违反无人机飞行规定的人不在少数。 这些人大多因技术不好、寻求刺激等原因,但是因为不正当的使用无人机给他人带来的困扰,这些人注意了么?只图自己开心,不考虑公共秩序,那肯定是要受到处罚的。 王女士这次就是一个经验教训,大家在家一定要拉好窗帘、穿好衣物,防止偷拍,无人机的使用一定要遵守飞行规则,在使用无人机前一定要向相关部门申请,私自飞行是犯法的。
有人会报侥幸心理,我就在小区飞行警察发现不了,第一次没人发现你还能一直不被发现么?你在小区飞行就会发现像王女士这样的事件,到时警方找到你,你没有偷拍别人也会受到处罚。 上述的案例向我们证明,无人机的飞行必须在监管部门得到许可,还需有专业人员陪同,私自飞行你也不知道触犯了哪条法律,因为普通人不可能把所有法律都熟知。 王女士的事件,给人们敲响一个警钟,让人们保护好自己的隐私,不论是在外面还是在家,都要保护好自己的隐私,同时要告诫无人机使用者,一定要规范使用无人机,了解相关法规,一旦触犯法律等着你的一定是法律的惩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