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也有这样的疑问:退休年龄到底是按照身份证上的年龄来算,还是按照档案上的年龄来算呢?如果两者不一致,会不会影响退休时间和待遇呢?今天,就让我来为你揭开这个谜底吧!
什么是档案年龄档案年龄,顾名思义,就是指人事档案中记载的出生时间。人事档案是记录一个人从上学到工作,直至退休的全部过程的文件材料,其中包括了很多关于出生时间的证明,比如入团申请书、毕业生登记表、入党志愿书、学历证明、工作调动证明等等。这些材料都有原始的出生时间记载,而且具有法律效力,是记载人生轨迹的重要依据。 什么是身份证年龄身份证年龄,就是指居民身份证上显示的出生日期。居民身份证是国家统一制作和发放的,主要用于证明居民的身份。其作用主要有:常住户口登记项目变更;兵役登记;婚姻登记、收养登记;申请办理出境手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需要用居民身份证证明身份的其他情形等。
退休年龄是按哪个年龄来算那么,在办理退休时,到底是按照档案年龄来算,还是按照身份证年龄来算呢?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定: 一般情况下:退休年龄的确定,一般是实行居民身份证与职工档案相结合的办法,认定两者一致的时间为职工的出生时间,依据出生时间确定退休时间。目前大多数采用个人社会保障号也就是身份证号码来确定退休年龄。 特殊情况下:当职工的身份证与人事档案记载的出生时间不一致时,以职工人事档案最先记载的出生时间为准。这是因为人事档案最早记载的出生时间形成年代久远,造假难度大,或者说人事档案造假的成本要比身份证造假的成本高。而且,人事档案具有连续性,一旦前面的记载篡改,后面一系列的材料都要修改,否则很容易发现漏洞。而身份证仅仅是一张证件,而且还可以挂失和补办,造假相对容易。 而对于即将要退休的人来说,他们那个年代都是以档案来记录首次工作年龄的,所以现在这批临近退休人员是以档案来界定退休年龄的。尽早确定档案年龄,才能明确自身真实退休年龄,不要白白交了养老保险啊。
写在最后退休年龄是一个关系到每个人切身利益和幸福感的问题。我们应该尊重法律规定,按照档案年龄来办理退休。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保管好自己的人事档案和身份证,避免因为遗失、损坏、错误等原因导致年龄信息不一致。如果发现有问题,及时核实并申请更正或变更。希望大家都能顺利退休,享受幸福美好的晚年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