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媒体报道当中又出现了一个新的名词:反向消费。 这是一个和正向消费相对的名词,在年轻消费群体当中表现的尤为鲜明。 反向消费的最大特点就是追求性价比,不再一味的花费重金去购买一些华而不实的商品。 有网友认为,所谓的反向消费,实际上就是反映了现在年轻消费群体的消费降级。
强行将二者画上等号,并不是一个正确的做法。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反向消费在年轻消费者当中流行的原因。 一、反向消费渐成趋势 提起年轻消费者,可能很多人第一反应想到的都是不懂得攒钱、不知道钱的珍贵。 曾经有不少年轻女孩,明明一个月只有三四千块钱的工资,却非要追求动辄几万块的名牌包包。 日常生活中用的化妆品、穿的衣服,也都要是名牌货。
还有不少年轻男孩,为了彰显自己的个人风格和消费偏好,往往会花费好几千甚至好几万块钱来买一双鞋。 甚至一双鞋的价格,都已经快赶上自己好几个月的工资了。为了能拥有一部苹果手机,还有人卖肾求荣! 这些都是年轻消费者留给我们的印象,似乎他们在消费这件事情上,一直不懂得何为克制、何为节约。 但现在情况却不一样了,年轻人不再像以前那样追求品牌带来的附加价值,而是希望能够购买到更加优惠、根据性价比的商品。
比如说餐厅里那些摆盘漂亮、造型美观的食品,如果价格昂贵,那就算再怎么喜欢,年轻人也不会轻易为它买单。 还有橱窗里那些高档的名牌包包、名牌服装,就算是5折优惠,可能也很难再吸引年轻消费者的注意。 前段时间,山东淄博的烧烤,还有东北的盒饭,都在年轻人的社交圈中格外火爆。 他们之所以能够火爆起来的重要原因,就在于极强的性价比优势。在反向消费热潮之下,年轻消费者普遍开始追求更高性价比的产品和服务。 
二、导致反向消费的原因 从追求品牌和档次到追求性价比,导致年轻消费群体转变的原因有很多。 首先第1个原因就是思想上的转变,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从求同变为求异。以前想要购买名牌包包,就是为了彰显自己的独特。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能买得起名牌包包、越来越多的人能用得上苹果手机。 这样一来,这些价格昂贵、性价比不高的商品,就失去了原来的吸引力。 
在这样的情况下,年轻消费者固然不会再为之买单。 第2个原因就是国民经济发展形势的变化,虽然现在我们已经远离了新冠疫情带来的种种困扰。 但此前受疫情影响,国民经济发展受到了较大打击。现在距离全面放开才过去半年多的时间,国民经济仍然没有全面恢复。 在这样的情况下,不少年轻人都陷入失业和再就业的困局当中。还有一些年轻毕业生,可能到现在都还没有找到理想的工作。 
即便有了一份可以暂时养家糊口的工作,收入也不见得理想。每天起早贪黑的奋斗,一个月到手的薪资只够勉强维持生存。 在这样的情况下,很少有年轻人能够继续保持正向消费。之前年轻消费者之所以不懂得勤俭节约,很可能是因为没有过过苦日子。 这几年疫情大环境之下的艰难,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意识到存款省钱的重要性。基于此,反向消费才能渐成为热潮。 最后就是社会物价水平的上涨,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自从进入2023年之后,不少商品的价格都出现了明显的上涨。 
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我们继续去购买那些华而不实的商品,那岂不就成了品牌的冤大头? 日子是过给自己看的,有钱的人才有资格享受,经济情况不乐观的人更需要勤俭节约。 如果在这种时候还要打肿脸来充胖子,那最后吃苦受罪的只能是自己。 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消费者认清这一事实,在消费上逐渐回归理智。 
反向消费,或许并不意味着消费降级,而是年轻消费者认清事实。 现在很多人都片面的认为,反向消费并不是一件好事。但如果回归到以往的正向消费,那恐怕也会存在相应的弊端。 不管是反向消费还是正向消费,都是一个阶段受环境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形成的消费热潮。正向消费和反向消费各自有利有弊,我们也需理性看待。 对此,您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下您的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