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一直在我国福建省港头镇玉塘村生活的叶家兄妹听到了一个令他们悲痛不已的坏消息——他们的伯父王贤能在印度尼西亚因病去世了。 王贤能对叶家兄妹来说就如同是第2个父亲,在生活上一直给予村里同宗亲属帮助,为人非常和善,如今却已经天人两隔,叶家兄妹悲痛不已。 王贤能一生未婚,名下没有子女,叶家兄妹成为了他法律意义上的财产继承人。王贤能给叶家兄妹留下的遗产数额巨大,共计3000万美金,折合成人民币的话那就是整整两个亿。 而且,这3000万美金是在30多年前存到银行里的,期间的利息估计也已经成为了一笔巨款,从悲痛的情绪中走出来之后,叶家兄妹就来到了银行,希望将钱取出。 然而,银行却告知他们王贤能当年的存折里没有3000万美金,只有3000多美金,也就是2万来块钱。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王贤能的巨额遗产王贤能的巨额遗产究竟是怎么来的?我们来回顾一下他前半生的故事。 王贤能成长于一个动荡的时代,他出生于1921年,当时国内军阀混战,民不聊生,为了生计,王贤能在1933年时就跟着亲戚下了南洋,来到了印度尼西亚讨生活。 当时的王贤能年仅12岁,来到印度尼西亚之后进入了当地学堂,认真刻苦的学习,毕业之后成为了一个成功的生意人,主营业务是汽车配件和五金商品,从零售一直干到批发,手中的财富越变越多,逐渐在整个印尼的华侨圈里都闯出了名声。
虽然功成名就,但是王贤能一直都没有考虑结婚的事情,膝下并无子嗣,远在福建老家的叶家人成为了他这个世界上为数不多的亲人。 王贤能在世时对叶家人都非常照顾,侄子叶和全结婚的钱都是他出的,1977年时他甚至给家里寄去过4万元人民币,这在当时绝对能算得上是一笔巨款。 为了感谢祖父,叶家人也在新建的楼房下立起了一个石碑,上面刻着“王贤能奠基”的字眼。 足以可见王贤能与叶家人深厚的感情纽带。 时间来到1983年,王贤能回到了国内,被改革开放的气氛所感染,决定在老家开一个汽车运输公司,把自己全部的财产都搬回老家。
这对于一个海外商人来说无疑是一件大事,王贤能当时已经60多岁高龄,选择把生意搬回国内无疑也是想给家里人多一些帮扶。 在那之后,王贤能带着叶和全来到了福州的一家银行,存入了整整2000万美金;1984年,王贤能又一次回国,在同一家银行里又存入了1000万美金。 两次存款加在一起就是整整3000万美金,随后王贤能就再次回到印泥去处理自己生意上的问题,叶家兄妹日夜期盼王贤能能够尽早回到国内,振兴整个叶氏家族。 但是,在短短几年后王贤能就因病去世了,至死也没能实现落叶归根的夙愿,那笔3000万美金,也就顺理成章的变成了王贤能的遗产,继承人自然是叶家兄妹。 
银行的惊人回答叶和全在收拾好情绪之后来到了那家自己伯父曾经存钱的银行,向银行的工作人员说明了来意。 银行的工作人员询问存款人的姓名,叶和全回答“王贤能”,银行工作人员当时就“哇”了一声,说道:“这个名字好熟悉。” 显然,伯父肯定是来这家银行存过钱的,而且数目也不会小,否则银行工作人员也不可能在几年之后还能对王贤能的名字如此熟悉。 随后,叶和全又问工作人员那笔钱有没有被取走。工作人员表示没有,那笔钱还安安全全的放在银行里。 叶和全心中激动的情绪溢于言表,接下来他又问出了一个自己最为关心的问题:“那笔钱究竟有多少?” 
但是银行工作人员的回答却让他有些失望,他们只能向合法的机关和真正的继承人进行遗产数额的透露,叶和全在那时无法自证身份,自然也无权了解王贤能遗产的真实数额。 银行的工作很是到位,叶和全虽然着急但也只能按照规定行事。 按照规定来说,想要证明自己继承人的身份就必须开具继承公证,要证明财产所有人王贤能无配偶也无子女,同时还要证明叶家兄妹和王贤能有血缘关系。 在一般情况下,这种继承公证还是很好开的,只需要提供户口本,身份证等一系列材料就能很轻松的开下来,但是王贤能的情况比较特殊,他是一位印尼籍华人,严格意义上来说只有中国血统,并没有中国国籍。 
也就是说,叶家兄妹想要开具继承公证就必须去往印尼拿到伯父留下的那些材料,这对于几乎没怎么出过农村的叶家兄妹来讲,是一个难度颇高的事情。 当时是1987年,出国旅游办事还不像现在这么简单,但是银行里那笔巨额遗产也不能放下不管。 最终在2003年,叶和全自己搭上了一大笔钱,终于来到了印尼,并且成功认识了当地的一位律师,拿到了死亡证明,无配偶证明等一系列材料,解决了继承材料的事情。 叶和全这一出国花了整整十七八万元人民币,对于一个农村家庭来讲,这十七八万元可能是一家人几年甚至十几年的收入,但一想到祖父在银行里留下的巨额遗产,叶和全就会觉得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办理完材料手续之后,叶和全兴冲冲的来到银行,表示要领取王贤能在1983年和1984年存到银行里的钱款,共计3000万美元。 但是,银行的回答却让他们大吃一惊,工作人员明确的表示:王贤能的个人账户里没有3000万美金,他在1983年时存了2000美金,1984年时存了1000美金,共计3000美金。 3000元美金在当时也就差不多是2万元人民币,这笔钱甚至都不能堵住叶和全去印尼办理材料的窟窿,这个结果让叶和全一家极其愤怒,一口咬定是银行私吞了王贤能的遗产。 
双方的说辞叶家人的情绪非常激动,叶和全的妹妹甚至在银行和工作人员就吵了起来,叶家人说银行是私吞了那笔存款,银行则说叶家人是一群打劫的无赖,双方吵得不可开交。 叶家人要求银行出具原始存单,在银行与客户的纠纷当中,原始存单极为重要,上面记载的是最初的存款数额,存款年限,只要银行能拿得出这份原始存单,那么事情真伪也就能够水落石出。 但是,银行方面却拒绝出示原始存单。 这样的行为也让叶家兄妹觉得银行就是在隐瞒事实。 
银行给出的理由是叶家兄妹甚至连存单复印件都没有,怎么可能确定如此大额的存款数量?他们只不过是在借助王贤能这个死无对证的人对银行进行讹诈,所以银行拒绝出示原始存单。 叶和全表示,伯父王贤能第一次在银行存钱时是1983年的8月18日。 当时的叶和全已经23岁,在当天,就是叶和全陪着王贤能一起去银行存的钱,对当时的记忆非常清晰。 叶和全回忆:王贤能在进到银行表明来意之后就立刻受到了贵宾一样的接待,银行的工作人员没有让王贤能在窗口多逗留,而是直接将他带到了银行内部的贵宾室。 
叶和全和王贤能一起坐在贵宾室的沙发上喝着茶水聊着天,银行的工作人员在这时敲门进来,手里捏着一份账簿文件,王贤能在检查了一下之后就立刻签了字。 叶和全在这时瞄了一眼,看到了伯父存单上赫然写着“2000万”的字样,这让他的神情有一些惊讶,没想到伯父在外打拼居然这么有钱。 银行的工作人员在拿到账簿文件之后,也非常惊讶的说了一声“哇,2000万!” 离开银行之后,王贤能还特意叮嘱叶和全财不外露,让他千万不要和外人提起自己存款的具体数额。 
在日后,叶和全只和自己的哥哥叶和盛以及其他叶家人谈到过祖父在银行存下的钱,这件事逐渐成为了叶家人心头的秘密。 如今,3000万美金的存款被银行说成3000美元,这让叶和全心里根本无法接受,如果当年祖父真的只存了3000美金,银行又怎么可能给他贵宾一般的接待呢? 最终,叶家人决定走司法程序,用一纸诉状将银行告上法庭。 
法庭之上叶家兄妹决定状告银行之后就犯了难,首先,他们从没打过官司,根本没有相关经验,只能委托律师请求帮助。 其次,他们的这笔官司状告金额达到3000万美金,诉讼费就是一笔巨款,如果官司最后打败了,整个叶家的生活质量也将急转直下,被诉讼费给活活拖垮。 不过,叶和全等叶氏兄妹显然也不能退缩,他们亲眼看到祖父存了3000万美金,如果这件事就这么结束的话,那祖父一生的积蓄岂不是要进外人的裤兜? 叶家兄妹咬紧牙关凑出了诉讼费,真的将银行告上了法庭,在法庭上,银行也只能拿出存款原件,上面显示王贤能的确只存了3100多美元,并不是像叶和全那样存了3000万。 最终,银行在2011年认定王贤能留下的遗产就是3100多美元,判决银行先行支付遗产500美元,剩下的钱以后分批进行支付。 
叶和全肯定不能接受这样的结局,叶家人想都不想就提出了上诉,这次接受审理的法院是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在经过了仔细的审查之后,给出了“一审认定存款金额依据不足”的判决,整个案件将被重新审理。 案件被打回到鼓楼市法院之后,法院却一改说辞,不再从金额本身入手,而是挑起了叶和全等人的继承人合法身份。 王贤能本身属于印度尼西亚公民,他手中的钱款是动产继承,这种继承需要以公民国籍来做继承关系,而叶和全当时所办理的继承材料并不是按照印度尼西亚的法律来的,所以叶和全根本就没有诉讼主体的资格。 我们先来讲讲动产和不动产之间的继承关系,从法律的角度上来讲,一个人的所有财富都可以被归类为动产和不动产,动产就是可以轻易移动的财产,存款,汽车,金银首饰都可以被归类为动产。 
而不动产自然也就是无法移动的财产了,不动产的主要形式就是房屋。 动产和不动产的所有人去世之后,继承人身份的定义要按照其死亡时所定居地的法律来进行考量,王贤能在去世时身份还是印度尼西亚公民,所以就只能按照印度尼西亚的继承法律来确定遗产的归属。 也就是说,鼓楼区法院作出的判罚还真没有错,叶家人的确没有权利继承王贤能的任何遗产。 无奈之下,叶和全在2014年再次提起上诉,但这次他的上诉却被很快驳回,叶家人这下连3000美金都拿不到了。 整件事情就此告一段落,叶家兄妹并没能如愿以偿的拿到遗产,自己还搭进去了整整20多年的时间以及无数的诉讼费和路费,这件事情究竟是谁对谁错呢? 
财产继承一直是一个非常敏感的问题,银行不得不按照规定来限制继承人,而继承人也需要按照法律来追求自己的合法权益,所以近些年的网络媒体上才会出现“证明我妈是我妈”这种离谱的新闻。 只希望全世界范围内的遗产继承,相关法律能够继续完善,不要让叶家兄妹与银行纠纷这种事件再次出现,金钱虽是身外之物,但是在如今这个社会,谁离开金钱能够活得舒服呢? 如今的叶和全还在坚持上诉,虽然不知道最终结果如何,但是叶家必须要给自己这二三十年来的努力一个交代,作为旁观者,我们只能唯愿这个事件最后能够以一个让所有人都能接受的结局收尾…… 
参考信源: 江西卫视《传奇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