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广西八旬老汉韦立情和妻子韦秀香把五个子女告上了法庭,要求他们支付赡养费。大儿子称:“我就算坐牢也不会养他们!” 孕育有五个子女,通常情况下,两位老人应该享受天伦之乐的,却将子女告上法庭,这背后有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为什么八旬老人韦立情和韦秀香会把子女告上法庭? 

«——【·案情回顾·】——» 一、老无所依韦立情和韦秀香通过相亲认识并结为夫妻,一共孕育了三个女儿,两个儿子。对于子女,他们尽心尽力地照顾,家里再艰难也没有饿过孩子,直到把孩子养育成年。 随着年龄的增长,韦老汉和妻子渐渐失去了劳动能力,身体孱弱,疾病交加。 
正当他们需要儿女侍奉膝下的时候,子女们却像踢皮球一样,互相推诿,谁都不愿意照顾他们。 两个老人都感到非常心寒,孩子小的时候,他们一把屎一把尿地把孩子养大,从来没有抱怨过一句,如今自己需要有人照顾了,子女们却心不甘情不愿的。 
在二十多年前,韦立情和妻子曾经去大儿子韦海青家住过一段时间,本以为是去享天伦之乐,却没想到直接让两个老人叫苦不迭。 大儿子是水泥工,白天在外面忙活一天,晚上下班脱下来的脏衣服,便让自己的母亲洗。 大儿子虽然提供三餐和住宿,但两个老人平时负责收拾家务和照顾孙子,像是提供食宿但没有工资的保姆一样。 
大儿媳妇对老人也十分苛责,一旦孙子有任何磕碰,两个老人就会遭受来自儿媳妇的一顿指责。 有一次,孩子的脸上青了一块,儿媳妇便觉得是老人没有看管好孩子,才导致孩子受伤的。 因此,两个老人过得并不开心,隔三差五地就会爆发一顿争吵。 
在大儿子家住了八年后,三女儿韦菊萍看不下去了,提出把老人接到了自己家中照顾。 韦立情以为终于能脱离苦海了,便爽快地带着妻子搬离大儿子家。 
二、积怨已久本以为到了三女儿家后能过几天轻松日子,没想到三女儿让年过六十的父母到自己的汽车维修厂帮忙。 汽车维修厂的工作并不轻松,劳动一天下来,一个青年壮汉也会觉得身体疲乏不堪。 韦菊萍却眼睁睁地看着年迈的父母在维修厂挥汗如雨。 
这时,大儿子韦海青又找到了汽车维修厂,要求韦菊萍支付工资。 “你让爸妈在你的维修厂帮忙,不就是为了省下雇佣工人的钱吗?爸妈在我家里住了八年,你应该把他们赚得的工资给我。” 韦立情夫妇见到儿子来,还以为他是见不惯女儿的所为,要为自己说话,哪里想到儿子也这么无情? 
韦菊萍觉得弟弟韦海青是异想天开,想从自己这捞钱,瞬间气不打一处来,和韦海青爆发了激烈的争吵。 其实韦海青和韦菊萍兄妹是积怨已久。 在很多年前,韦菊萍瞒着家人,偷偷把家里的牛卖了,但卖了牛的钱,她并没有和大家平分,而是把这笔钱用来投资做生意。 
三、分家行动韦立情终于看清了儿女们的面目,他明白这个家已经名存实亡了,在2010年,提出了分家。 他特意找人来拟订分家协议,村里的老房子由两个儿子来平分,一人一半。 家里有七亩多地,再次激发了姊妹之间的矛盾,那最终田地是怎么分的呢? 
三个女儿以外嫁为由,主动放弃了田地继承权,七亩多地由两个儿子平分。 协议的最后,特地强调,由两个个儿子共同赡养老人,每人每年给父母3000元的赡养费,三个女儿则每个月给老人1200元的赡养费。 在经过了长达八年的冷眼之后,二老对韦海青的期望早已消失殆尽,韦海青更是没签协议扭头就走,二老把希望又寄托在了小儿子韦继兵身上。 
“你说你大哥怎么能这么对我们啊,这简直是养了个白眼狼。” “爸妈,你们放心,我绝不会像大哥那样对待你们的。” 第一年,到了协议规定的日期,小儿子韦继兵带着3000元来看望二老,其他姊妹都来了,但唯独不见韦海青的人影。 
第二年,韦海青仍然没有来,韦继兵觉得只有自己遵守协议,有些不公平。 便和三个姐姐一样,只给了父母1200元。 这样算下来,两个个老人一年一共收到4800元,相当于一个月才400元。 如今物价飞涨,俩个老人还要买药,400元是难以维持日常花销的。 
四、告上法庭两个老人难以解决温饱问题,绝望之下,2018年5月,把五个子女告上了柳州市柳江区法院,二老要求五个儿女每人每月分别支付600元的赡养费。 
考虑到两个老人的身体状况,法院特意把庭审现场设在了当地村委。 开庭当日,三个女儿和小儿子都到了现场,唯有大儿子韦海青没有出席。 其余四个子女都同意法庭的判决,愿意支付老人赡养费和医疗费,但是对于赡养费的数额有争议。 
因此,法官询问被告,每个月所能够承担的赡养费是多少? 大女儿说明了自己的情况,她说自己已经50多岁了,没有工作,平时还要照顾孙子。 她提出,自己可以每月给父母各50元,其他子女提出每月给父母各100元。 
最后,结合当地的物价以及居民的消费水平,法院判决每个子女每月分别给父母各600元赡养费。 由于韦海青不在庭审现场,法官还专门来到了韦海青家里,劝说其承担起赡养老人的义务,但韦海青固执己见。 
“如果父母愿意过来跟我住,我们吃什么他们吃什么。” “你父母觉得在你这住得不舒服,他们不愿意跟你住。” 韦海青说,他这样对父母,是因为长期的生活中,他们之间产生了无数大大小小的摩擦,一些不满积压在心里,最后一股脑全爆发出来了。 
“你怎样才同意支付父母赡养费?” “我就是去坐牢,也不会养他们的。” 从这一句话中,可以明显看出韦海青对于两个老人的态度,也就不难想象那八年两个老人过着怎样艰难的日子,这赡养费他到底是给了还是没给? 
即使韦海青再固执,也无法逃脱法律的约束。 2019年1月15日,韦立情夫妇向法院申请了强制执行。 同年2月15日,韦海青主动到法院缴纳了半年的赡养费,问题终于得以解决。 

«——【·以案释法·】——» 一、不赡养老人违法吗?《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14条规定: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七条: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的,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有要求父母给付抚养费的权利。成年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的,缺乏劳动能力或者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给付赡养费的权利。

韦海青不承担老人的赡养费,这种行为不符合法律的规定。 子女有赡养老人的义务,应当给予老人必要的经济支持。 因此,韦立情夫妇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最终,韦海青补交了2018年7月——2019年1月的2100元赡养费。 
二、若韦海青继续不承担赡养费面临的后果《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一条规定,遗弃罪是指,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根据本条规定,韦海青如果一直不承担赡养老人的义务,会构成遗弃罪,若韦海青拒不支付赡养费,情节严重的情况下,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结语·】——» 赡养老人是每一个子女应尽的义务,每一个子女都应该主动承担责任,而不是像踢皮球一样,互相推诿。 在农村里,一些老人忙活半辈子,好不容易把孩子养大。 考虑到孩子的婚姻,他们还会把自己辛辛苦苦几十年积攒的积蓄拿出来给孩子在县城买房子。 
当他们的积蓄被掏空之后,有的孩子认为赡养老人会带来额外的经济负担,便不承担赡养老人的义务。 更有甚者,还会打骂老人,把生活中累积的怨气全部发泄在老人的身上。
老年人不仅需要子女经济上的帮扶,也需要他们情感上的照顾。 现实中,很多老年人精神上的需求被漠视,他们时常感受到孤独,没有人关心,进而患上抑郁症。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中33.1%有抑郁症状,65岁以上老年人群抑郁症的患病率有16%。 
数据显示老年人所面对的,不仅仅是经济上的窘境,身体上的疾病,心理上的孤独都在无时无刻地折磨着他们。 因此,我们因该关注老年人在生活中的困境,关爱老年人的心理健康。 
我国也非常重视老年人的养老问题,正在逐步建立完善的养老保障制度,也探索了多种养老模式。
比如说社区养老,有的社区每周为60岁以上的老人提供一顿午餐;组织志愿者到老人家中帮忙做一些家务,与老人聊聊天。 同时在农村当中加强老年活动中心,以及健身器材的建设,创造老年人互动交流的空间,缓解孤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