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某职业技术学院,位于昆明某地区内,是一所经过教育局备案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院,在大三的时候去了学校给学生安排的实习工作,这实习工作是必须要去的,不去就拿不到毕业证,可就是这份实习工作,让17岁小杨永远留在了那里。
在上班期间小杨和主管连续三次提出请假:“领导我身体不舒服,每天晚上躺着喘不上气,我想明天请个假”,“领导我先在感觉喘不上气,我想请假”、“领导不行了,我这要请个假去看看,人真的很难受”就这样连续三次的请假都遭到了主管的拒绝,最终在最后一次提出请假的班次上,小杨永远的离开了。 这到底是什么样的事情,让主管这种情况都不给孩子批假,是故意的还是公司要求这么做?还是是小杨得罪了他,专门针对小杨? “技校”是专门教学步入社会所需要的基础技能,可以让学生一毕业,就能适应所在岗位的基础工作,当家里听到这个特点之后,果断给不会读书的小杨报了名,希望他能在里面学会一项技能,毕业以后能凭着自己的本领混饭吃。 经过招生老师杨老师的职业推荐,家里当时给小杨报是护理专业,而性格内向、老实的小杨也在鲜花拥簇的情况下,平平淡淡的度过了两年,按道理来说老师推荐的职业,需求量都很大,不会缺少相关工作,小杨本来以为学校推荐实习工作会是专业对口的工作,可令小杨没想到的是大三的“实习工作”安排到时缺失一家电子厂,不经有些许疑问,但看到身边的同学都签字的时候,自己也跟着上去签了。 
明明学习的是护理专业,学校安排的工作却是在电子厂,学校对此也没有一句解释,学生也不敢违背学校的安排,要是不去就拿不到毕业证了,这两年书也就白读了,就这样一群“护理专业”的学生,踏上了电子厂的征程,也开启了自己人生第一份工作。 他们每天的工作内容就是给手机的零部件进行黏合,对主板的点胶、接料进行处理,有的部门还负责扫码工作,小杨所在的岗位就是负责扫码的,用扫描枪对着物品的二维码按一下,听到“滴”的一声就完成了任务。 流水线上的工作最大的特点就是:简单、容易、上手快,小杨每天都在重复一个动作,这个动作基本都要持续10个小时以上,不仅劳累无趣而且十分折磨人,他需要一直保持这样的速度,不然后面就会积压很多货,产量就会跟不上,所以每天工作就占据了他所有的时间。
在没有固定休息日的情况下,每周几放假都由领导说的算,员工只能通过请假的方式获得休息,但是请假一天就需要扣三天的工资,这样就意味着三天白干,小杨这一批实习生,除了少数几个胆子大的,直接跑路了,剩下的都围着“主管”他说几点下班就几点下班,就这样平均每天12个小时连轴的工作,拖垮了身体。 最开始的时候小杨觉得自己心脏出现了什么问题,躺着总是喘不过来气,于是和主管发微信请假,结果收到的回复是:“请假先看看吧,你先上班,你真的有事了在请假”,看到这番回复,懂事的小杨选择了忍气吞声,因为这不仅是扣工资的问题,而且还关乎到自己的毕业证。 某一天上午,小杨向主管三次提出请假“领导我身体不舒服,每天晚上躺着喘不上气,我想明天请个假”,“领导我先在感觉喘不上气,我想请假”、“领导不行了,我这要请个假去看看,人真的很难受”,都遭到了主管的拒绝,并且随口重复着:“在坚持一下,坚持一下就好了”。 小杨继续埋头苦干,殊不知主管的这句话,悲剧产生了! 在这一条流水线上,其实少了谁都不会有太大的影响,但是一旦有员工想要请假,主管就会严词拒绝,小杨也不敢违逆主管的意思,很害怕自己执意请假的话组长会想方设法扣自己工资,给自己“穿小鞋”。 当晚小杨就出现吐血症状,可主管依然未有动作送去就医,直到第二天小杨病情加重,主管才反应过来,可是为时已晚,小杨经过抢救无效死亡。
他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17岁,走之前听到的最后声音还是主管的:“在坚持一下,坚持一下就好了”,他在人生最好年华的时候,干着12个小时的流水线,他本来可以去看人间的更多美好,去享受世间不同的生活,可叹这样的青年就这样倒在了流水线上,救治他的医生也感到可惜:“要是早点送来就好了,就一定有的救”。 有人就说了,后来这个事情怎么解决的?工厂和学校有没有责任?小杨家里人最后怎么样了? 在工厂方面小杨倒在工位上属于工伤,认定工伤造成死亡的应给予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而学校在这件事情上同样有很大责任,学校没有在学生实习期间跟进学生的实习状况,否则小杨三次请假被拒,学校都没有出面,甚至于到最后病发身亡,学校也是事发之后才知晓。 最终学校小杨的赔偿问题具体多少,还需要根据相关法律进行判断,双方虽然都承诺口头赔偿,但是谁都没有主动承担责任,实施相关赔偿问题,后续发展有待跟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