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高考录取时,贫寒家庭的孩子能考上大学当然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但同时也会有无数家庭为学费苦恼,贫困生可以通过政策拿到助学金缓解家庭压力。 那么为什么有人因为穿了一双好鞋就被取消了助学金领取资格?那么究竟怎样的资格可以领取助学金呢? 出生于贫穷家庭的大学生近日,网帖“贫困生因穿耐克鞋被取消助学金”引起网友热议,该篇帖子的作者讲了一个关于他同学的故事。 他上大学的时候,同寝室有一名品学兼优的男生,来自于大凉山地区,那里地处偏远,交通不便,教育资源落后,该同学小学与初中都是志愿者老师们教的。 虽然每周一次需要背着一周的口粮去学校,但那只是一小袋玉米面,每天自己做饭,省着吃糊糊也都填不饱肚子; 
上学之路更是要面临生命危险,前面是悬崖峭壁,身后是汹涌河流,求学之路崎岖而艰辛;学校的设施更是落后,四面漏风的教室,几张为数不多且破旧的书桌。 凳子也只是一块大石头,别说音乐课,他们最爱的体育课,也不过是能在一个破篮筐下面投着已经干瘪的篮球。 同学的父母和村里大部分的人一样外出打工,将孩子留给了年迈的奶奶,但是同学的父母在外面看到了教育的重要性,没有要求该同学早早辍学打工,反而是一直坚定的支持他上学。 不论家庭在困难,每年都会给他存下学费。就是这样同学一直刻苦的学习,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翻山越岭,忍辱负重。 凭借这顽强的毅力,这名同学高中的时候已经在当地一所非常好的学校名列前茅,虽然这所高中已经是条件最好的了,有整齐的桌椅,宿舍被褥齐全,甚至还有免费的食堂可以吃饭。
再也不用自己做饭,但是这名同学一直记着自己要走出大山的梦想,高考的时候也如愿以偿考入了心仪的大学。 一双好鞋葬送助学金资格但入校以后,他和家庭都面临着很大的经济负担,虽然申请了贫困生助学金,这名同学依旧很是简朴,衣服很少,经常是几件换着穿,鞋子也就两双,已经穿的开裂发黄。 虽然爱护他的父母经常询问生活费是否够用,懂事的他也从来没有让家人为难。除了学习成绩优异,活泼好动的他还很爱和同学们一起打篮球。 但是因为他的穿着常被不怀好意的人嘲讽。大三校运动会前几个月,班级选了他和另外几名同学代表参加篮球比赛。 知道这个消息后,他非常高兴也把这个消息告诉了父母,虽然经济不宽裕,他的父母依旧省吃俭用几个月,攒钱给他买了一双打四折的品牌鞋。
一方面是为了方便他更好的比赛,另一方面也是因为马上面临毕业,父母也希望他能够在找工作的时候穿的体面一点。 这名同学收到父母的礼物,视若珍宝,本来打算比赛再穿,但是因为要适应新鞋,每次练习结束都要刷一遍才行。 最后,带着满满爱意和自信,他参加了校运动会,但没想到这双鞋竟然引起了轩然大波。有同学认出了他的鞋,说这双原价几千元的鞋,他怎么会买,他不是助学金的贫困生吗? 随着越来越多的同学开始讨论,大家都已经不再关注比赛胜负,只想要该同学作出解释。并且此事经过发酵,也引起了校方注意。 校方通知该同学,准备取消他的助学金资格,并要求他返还前几年已经给予的助学金。该同学为此哭了很久,难道就因为买了一双鞋,就要取消他的资格吗?他感到非常委屈。。。。。 
引起网友讨论此事一出,引起了网友的巨大讨论,有人认为入学时候家庭贫困导致某些同学无力承担学费,生活费,所以向学校申请助学金。 学校核查材料,认定为贫困生,并发放贫困补助,既然这笔钱给了学生,也是学生应该拿到的,那他们如何使用都没有问题;也有人认为,几千元的鞋子已经是奢侈品了。 即使家庭条件较好的家庭,很多高校学生仍然在穿一两百的鞋子,并且学校给予助学金的目得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如果这笔钱用于买课本、吃饭生活这些。 大家都还可以理解,但是却用为数不多的补助去买这种奢侈品,是因为经济条件并不属于贫困生还是贫困生在爱慕虚荣呢? 也有人认为,学生贫困生资格的审查是不是存在问题,是否有人干预了此事,那些用于帮助贫困生的助学金究竟有没有真的用到学生的身上? 
大学生贫困补助的政策如何?高校全日制本专科生符合以下几个基本条件就可以向学校申请国家助学金: 一是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二是遵守宪法和法律,遵守学校规章制度; 三是诚实守信,道德品质优良;四是勤奋学习,积极上进;五是家庭经济困难,生活俭朴。 全国高校本专科生国家助学金平均标准为每生每年3000元,可分设2-3档。具体标准,中央高校由财政部商有关部门确定,地方高校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确定。 
高校有哪些补助政策?在大一新生收到高校录取通知书的同时,会收到一本由财政部教科文司、教育部财务司和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联合编印的《高等学校学生资助政策简介》。 这本小册子里详细介绍了高校资助政策,包括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师范生免费教育、退役士兵教育资助、基层就业学费补偿助学贷款代偿、服义务兵役国家资助、直招士官国家资助、新生入学资助项目、绿色通道、勤工助学、学费减免等。 学生入学前一般可以在家乡申请办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能基本解决学费和住宿费问题;去学校报到时可以走“绿色通道”; 入学后可以申请国家助学金,孩子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可以申请勤工助学,如果学习成绩优秀还可以申请国家奖学金或国家励志奖学金等。 
结语和上述事件形成对比的是最近被热议的大连理工大学2023级本科新生姚胜旺黄的事情。 该事件的起因是8月6日晚,中国邮政官方抖音发布了一条视频,当邮递员给姚同学送大学录取通知书时,他背着刚从地里挖的姜回来,满身泥泞。 大连理工大学看到视频后,负责的老师立即联系姚同学了解家庭情况,询问是否需要帮助。姚同学的家中,爷爷和父亲有肢体残疾,只靠母亲在外打零工维持家用。 哥哥今年刚刚大学毕业,今年高考结束后,姚同学就开始做家教,挖黄姜为自己攒学费。了解情况之后,大连理工大学根据相关政策帮助他办理了奖助学金的手续,并且向广大关心姚同学的网友喊话: 把小姚交给大工,请放心!更令人欣慰的是姚同学接到了很多想要捐助的爱心人士电话,虽然家庭并不富裕,但是他表示学校已经给与了帮助,自己也会尽自己所能积攒生活费,感谢了网友的爱心。 
这是一个自身努力不放弃,并且还受到学校帮助的暖心故事。 可能从这个故事能够给一些启发,在能否因为一双好鞋就被取消了助学金领取资格问题上,与其纠结钱的用途,不如纠结钱的来源。 如果真的是像上述事件一样,是学生或者家长自己努力积攒的结果,那么他们为什么不可以拿着自己挣来的钱,奖励自己呢?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相信所有贫困生今天的坎坷与不易,一定会成为未来的宝贵财富。努力奋斗与拼搏,不论是否可以买一双好鞋,都不要忘记曾经历经艰辛走过的“好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