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交媒体越来越发达, 人们接收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宽广, 我们能够看到和接触到的社会性案件越来越多, 女性因为各种各样原因受到侵犯的案件越来越被人们所熟知。
大人总是教育女孩子不要穿着过于暴露的服装, 否则犯罪分子就会盯上你。 也不要露富,不要穿着一身名牌, 也不要佩戴昂贵的首饰, 不然也有可能会成为犯罪分子的目标。 但是,犯罪分子选择侵害对象的原因只是如此简单吗? 日本媒体曾经针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相关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 犯罪分子最容易盯上的目标并不是穿着暴露和长得漂亮的女性, 他们认为最容易得手的目标是那些长相文弱老实、彬彬有礼的乖乖女。
站在犯罪心理学的角度上来讲,犯罪嫌疑人在作案之前, 内心也会经历两个阶段的思考, 第一个阶段是动机斗争, 第二个阶段是自我辩解。 对于犯罪嫌疑人而言,犯罪行为虽然充满诱惑, 但同时也充满了风险, 一旦被抓自己就必须承担相应的后果。 任何神志清醒的人都能够意识到自己的犯罪行为可能会带来的法律后果, 还有一些人会在作案前夕在网络上查询自己的犯罪行为需要承担怎样的法律后果。
但是,大多数犯人是禁不住诱惑的, 因此他们只能在作案的过程当中尽量地规避风险。 这个时候犯人的内心会形成趋避冲突, 既想要大胆犯罪,又想要逃避罪责。 因此,他们的内心当中会形成激烈的动机斗争, 最终若是犯罪的诱惑取得了胜利, 那么犯人就会展开犯罪行为。 根据理性选择理论而言,犯罪嫌疑人依旧具有理性思维, 在作案的过程当中,他们会尽量地进行理性选择。 犯罪者在作案之前会充分地衡量犯罪风险与犯罪回报, 最终才能够做出最后的决定。 
正因如此大多数犯罪者的内心都存在一定的侥幸心理, 而这也导致他们会精心挑选自己的作案对象, 而同一类犯罪者在选择作案目标的时候都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例如那些打扮成熟大胆的女性, 比那些文弱老实的女生看起来更不好惹, 所以他们更倾向于选择那些打扮朴素、弱小单纯的女生。 这也是女性大学生中更容易成为作案目标的主要原因之一。 一位网友在下夜班的时候就经历了这样的事情。 网友当天穿着比较淑女,长裙搭配长发,戴着眼镜,背着一个学生的包包。 
走在路上被突然从路口冲出来的大叔堵住,并且言语轻薄,网友并没有理他继续向前走,没想到大叔巨人用力地拉住了她的衣服。 没想到在挣扎的过程当中,网友的袖子被拉开,露出了一整条花臂, 大叔看到网友的文身,先是愣了一愣,然后瞬间松开了网友的手并匆匆离开了。 犯罪者在犯罪的时候通常会考虑自己所要付出的代价。 那些穿着比较暴露,打扮比较特立独行的女生,需要付出更高的犯罪成本。 而越是穿着比较朴素,比较文静的女生,越是会被认为不需要付出太多的犯罪成本。 站在社会心理学的角度上来讲,趋利避害是人类的本能, 人们会下意识地做出对自己利益最大化的选择,并且做出所付出代价最少的选择。 
犯罪分子在明知道作案之后要付出相应的代价,就一定会选择犯罪成本最小的对象。 那些长相文弱,身材娇小的女性最容易成为犯罪分子的首要目标。 尤其是社会上对于女性的不公正评判,总是能够不断怂恿犯罪者犯案。 有些女性在遭受侵犯之后,会为了避免二次伤害,或是对于自己的名誉损失,忍气吞声,并不会直接选择报警,甚至不会反抗,这种行为对于犯罪分子而言也是助纣为虐。 同时也会增强犯罪分子内心当中的侥幸心理,一次作案没有被抓,就会第二次作案。 社会的舆论也总是会对女性展现出最丑恶的嘴脸,当女性受到侵犯的时候, 还会有人来批判女性的穿着和长相。而犯罪分子也正因为这些言论而变得更加猖狂。 
对于性犯罪者而言,他们只在乎自己所要付出的犯罪成本,根本不在乎对方是谁,甚至有十几岁的少年奸杀六十多岁的老太。 对于女性而言,自然要做好一切防范准备, 不需要致力于将自己打扮成一个老实朴素的形象,反而应该展现出自己的性格, 不要被别人当成是软柿子。同时应该在背包当中携带辣椒水、防狼喷雾、报警装置等等。 保护自己的人身安全才是最重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