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贝回家”的志愿者念念,接受采访时,说出这样一句话:
“一个养父母,花几千块钱,买一个孩子给你养老。但你却让一个甚至几个家庭完全破碎,你的道德在哪?” 
消失的幸福家庭1996年,5岁的杨妞花被人贩子以2500元的价,把她卖给了当地一位聋哑人,尽管5岁的年纪已经模糊懂事,但她仍然知道无论怎么走都是回不去的,只是爸爸妈妈和姐姐的记忆一直存在脑海里。 
杨妞花发布寻亲信息后,在各方的帮助下找到了配对成功的家庭,在贵阳受到志愿者接回时,她认出了这就是自己家乡,感到激动又充满泪水,我到家了。
姐姐回忆道,自打妹妹走了以后,父母每天晚上都要带她睡火车和火车站。他们担心的是,人贩子白天不敢离开,到了晚上再动手。 可即便如此,他们一家人也没能找到杨妞花。从那时起,父母就一蹶不振,忧伤缠身,很快就双双离世。 父母双亡,妹妹不知所踪,姐姐又成了孤儿。就这样,美满的家庭分散了。 时隔25年,杨妞花再次回到这个村庄。可父母,已经带着深深地遗憾,化成了两座孤坟。
每次看到这样的事情,我都会不禁打个寒战。孩子是多么美好的存在,可总有些人,为了那蝇头小利,要掐灭一个家庭的希望,摧毁几代人的幸福。 对于父母来说,最宝贵的,莫过于孩子。我们都希望孩子能在自己身边绕膝长大,但要保护孩子,有些事,不得不知。 易走失的场所你知道,哪些地方,是孩子易走失的高危场所吗?以下是孩子容易走失的具体场所: 1. 公园和游乐场:公园和游乐场往往是家庭休闲活动的常去之地。这些地方常常人流量大,孩子容易在繁忙的环境中走散或者迷路。 2. 商场和超市:商场和超市是人们购物的主要场所,也是家庭经常光顾的地方。这些场所比较拥挤,孩子容易在扎堆的人流中与家长失散。 
3. 旅游景点:旅游景点通常吸引了大量的游客,人流量很大。孩子在陌生的环境中容易走散,特别是当他们对周围的地理环境不熟悉时。 4. 公共交通枢纽:火车站、汽车站、机场等公共交通枢纽往往人来人往,场所庞大,存在着走失的风险。
5. 城市街头和广场:在繁忙的城市街头和广场,人群密集,孩子很容易与家长走散,而且在大街上行走也存在着被车辆撞击的风险。 6. 游泳池和水上乐园:这些场所有着大量的水体和游客,也可能存在一些复杂的设施。在这种环境中,孩子更容易离开家长的视线,或者在水中迷路。 7. 爬山和户外探险:户外活动是很多家庭的选择,但在陌生的山林或山脚下,孩子因为好奇心和冒险精神而容易走失。 在这些场所,家长应该保持对孩子的不断关注和监护,特别是在人流密集的地方,要特别小心。 人贩子的常用伎俩在看管好孩子的同时,我们也要熟悉人贩子的常用伎俩,才能提前想好应对之策。 人贩子常用的一些伎俩包括: 1. 虚构急事引诱孩子:人贩子会装作熟人或亲戚,声称有急事需要帮助,然后引诱孩子跟着他们离开安全区域。 
2. 提供诱人物品:人贩子可能会给孩子看漂亮的玩具、糖果或者其他吸引他们的物品,骗取他们的信任并让他们跟随自己。 
3. 假扮工作人员:人贩子可能会冒充学校或其他场所的工作人员,声称有重要的事情需要帮忙,然后骗取孩子离开家长或目标地点。 4. 分散注意力:一些人贩子会与孩子的家长或监护人进行对话或干扰,同时另一名人贩子会趁机拉拽孩子离开。 家长和监护人应该教育孩子如何辨别陌生人,以及如何处理陌生人的接触。孩子应该知道不应与陌生人交谈、接受礼物或跟随陌生人离开。此外,监护人应该定期与孩子进行沟通,了解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可能遇到的陌生人和不熟悉的情况。 我们外出遇到这几类人,要及时走开,果断远离。 哪几类孩子不容易被拐?之前看过一个采访,人贩子自称喜欢挑选的孩子,大多都是看上去清秀可人,或者乖巧听话的。而有些孩子,他们一般会有所顾忌。 1.身上有明显印记 有位朋友宝妈说,有次带宝宝在广场玩,遇到一个妇人上来搭讪,还要抱孩子。妈妈警觉性很高,没让那人抱。当妇女看到孩子身上的胎记时,就问孩子其他地方有没有,妈妈回答不止一块。结果那妇女就走了。 
如果那个妇女真是打了孩子的主意,可能是孩子身上的胎记,让她止步了。因为这样的印记很明显,如果带孩子外出,容易一眼就让人识别出来,从而增加风险。 2.穿着鲜艳 在网上看过一个女孩分享,说她每次单独去外地,都会把头发染成特别扎眼的颜色,并且穿得让人一眼就能记住的那种服饰。 因为这样能提高辨别度,如果真出什么意外,路过的人能对她的行迹留下印象。反而是那种看上去普普通通,丢在人群里认不出的人,会增加寻找的难度。 孩子也一样,如果穿着特别显眼,当家长询问路人说出特征时,一般找到的几率会高很多。 3.看上去机灵 人贩子喜欢挑那种看上去老实听话的孩子下手,因为这样的孩子好控制。而那些看上去就很机灵的孩子,容易制造麻烦,也不服管,会增加人贩子的风险和拐卖成本。他们也不会轻易下手。 家长应对方法说了这么多,都只是了解了拐卖及走失的一些基本信息。相信我们家长最关心的,莫过于怎么预防,以及孩子走丢后,该怎么办才最有效。 家长可以采取以下预防措施来保护孩子免受拐卖的危险: 1. 和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信任:与孩子保持开放、诚实的对话,让他们感到可以随时向你倾诉。鼓励孩子与你分享他们的日常经历和周围发生的事情。 2. 教育孩子如何识别陌生人:教孩子认识陌生人的危险,并告诉他们不要与陌生人交谈、接受礼物或者跟随陌生人离开。 
3. 培养孩子的自信和安全意识:鼓励孩子相信自己的判断力,并教给他们一些自我保护的技巧,如寻求周围正常人的帮助、尽量呆在公共场所或与其他人一起行动等。 
4. 建立家庭安全规则:制定一些家庭安全规则,如不离开家庭或学校、不与陌生人走动等。确保孩子理解这些规则的重要性,并遵守它们。 5. 监护孩子的网络和社交媒体使用:教育孩子如何使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时保护个人信息,并限制他们接触未知的或不可信的人。 6. 陪同孩子去公共场所:特别是在人流密集的地方,如商场、游乐场、公园等,家长应尽量陪同孩子,确保他们始终在视线范围内。 7. 人身安全培训:考虑为孩子参加人身安全培训课程,这些课程可以教授孩子如何辨别危险、保护自己和寻求帮助的方法。 8. 使用身份标识:在公共场所给孩子佩戴儿童锁、身份标识或手表等,上面应有家长的联系方式,以便联系和识别孩子。 9.建立紧急联系网络:为孩子提供可以随时联系的紧急联系人,如亲属、邻居或学校教师,以应对紧急情况。 最重要的是,家长应保持警觉并时刻关注孩子的安全。定期与孩子讨论安全问题,并向他们传递正确的安全知识和技能,以帮助他们保护自己免受拐卖的威胁。 万一孩子走丢怎么办? 如果孩子被拐卖或者走失,家长应该立即采取以下措施: 1. 立即报警:家长应该立即拨打当地警方的紧急电话,报告孩子的失踪情况,并提供尽可能详细的信息,如孩子的外貌、最后一次见到他们的地点等。 
2. 扩散寻人信息:家长可以将孩子的照片、详细信息和联系方式发布在社交媒体上,请求公众的帮助。可以与当地媒体合作,发布孩子寻人的消息,以增加寻找的曝光度。 3. 与亲友、邻居和学校取得联系:通知亲友、邻居和孩子的学校,让他们一起帮助寻找孩子,并提供任何关于孩子可能去过的地方的线索。 4. 合作警方和调查机构:与警方和调查机构保持密切合作,提供他们需要的任何信息,协助他们进行调查和寻找。 5. 保持镇定并持续寻找:尽管失踪的情况可能会非常紧急和痛苦,但保持冷静和镇定非常重要。继续不懈地寻找孩子,并永不放弃希望。 结尾希望看到这篇文章的你,能帮忙转发扩散出去。你的一份善举,也许就能帮到一个孩子、一个家庭,甚至是几代人的命运....... 愿天下无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