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才八月份,许多在工作岗位上拼搏的人已经开始偷偷关注日历,盘算着国庆假期的出行计划了。 今年恰逢中秋节紧邻国庆假期,这样难得的长假机会,不来一次向往已久的旅行实在是有些错失良机。
可是一想到“十一”期间那人头攒动的情况,许多人还是不免在心里暗暗嘀咕:“要是人少一点就好了。” 也有人觉得,中国作为曾经的世界人口第一,拥有充足的劳动力的同时,也难以避免的因为人口众多降低了人均富裕程度。 如果能够把中国人口降低一半,达到七亿左右会不会更好呢? 
人口少的好处“人口少了,生活水平必然会提高。”
这一点似乎已经成为了很多人的共识,而且世界各国的人口也可以证明这个观点。
目前除了在全球人口的两个大国,印度和中国以外,排在第三位的美国和其他欧洲发达国家的人口,都在4亿以下。 如果从结果来推导的话,似乎可以得出富裕的国家通常人口数量都不会太多。 当然人口数量只能作为富裕的条件之一,毕竟许多人口少的小国,同样生活水平不高,国力十分有限。
但是很多人认为,以我国目前的GDP水平来看,如果在此基础上能够减少一半人口,达到7亿左右的水平的话,至少人均值会上升一倍。 在这些观点中,人口少的真正优势还不止于此,作为一个普通民众,人口减少将会带来的好处将在以下三点表现得十分明显: 首先能够充分享受公共产业的人群,将会进一步扩大。如今的中国已经普及了九年制义务教育,但由于教育资源的有限,至今仍然无法做到高等教育普及的局面。 
当人口减少后,也就意味着在教育方面可以有更多的人,接受更高的教育。无独有偶,大部分公众资源也会惠及更多的人,如医疗,社会保障等; 其次,让当今年轻人倍感压力的房价,似乎也会因为人口减少,住宅需求变小而逐渐恢复到低位,这无疑将会为人民安居乐业打下基础。 人口的减少也意味着人力资源价格的上涨,当适龄劳动力减少后,个体的劳动价值无疑将会变高,可以预见的劳动者的福利将会更为完善。 
年轻人们深恶痛绝,却又不得不被迫认同的“996,007”之类的加班方式,很可能因此退出历史舞台,不用再“卷”的人生无疑是幸福的。 站在这个观点上来看,似乎人口减少确实能够直观的提高我国的国民富裕程度,让人们的生活更加轻松和惬意。 那么这样的说法是否成立呢?下面让我们来看一看发达的欧洲国家和亚洲的日韩两国现状吧。 
欧洲和日韩的现状作为世界上最早进入资本主义社会,现代工业发展时间最长的欧洲国家,英法等国算得上是发达国家的先驱者了。 这两个国家的人口都不足一亿,大概在6000至7000万人之间。以这两国为代表的欧洲国家,人民生活富裕,日常生活舒适。 法国人的平均工资为每月2500欧元左右,通常年收入会达到三万欧元。这个工资水平如果换算成我国货币,已经是一个令人羡慕的数字。 
更令人羡慕的是,法国人的工作环境轻松,假期也很多。生活节奏慢带来的好处是,人们拥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来享受生活。 而且法国的房价适中,主要城市的房价均在一平米万元的水平,如果是其他城市和偏远地区,这个价格还会变得更低,工薪阶层买房同样不难。 如此优势也让欧洲一度成为许多亚非拉国民的“梦中故乡”,每年移民至欧洲的人数一直居高不下,欧洲国家的高福利正是无法忽视的优越条件。 
既然人口少意味着生活水平高,那么富裕的法国人为什么会同意大量移民迁入,分薄本国人享有的福利呢? 答案恰恰也是因为劳动力。优渥的生活滋长了人们的惰性,也形成了人们追求“脱产”的固有思维。 当大部分年轻人因为不愁吃喝,大部分选择对社会生产贡献更小的艺术,音乐等行业时,保证社会正常运行的基础工作却没有人愿意做了。 
法国人变得倾向于选择工作轻松,能够顺利退休的岗位,更有一些放弃参加工作,靠着丰厚的救济金惬意的活着。长此以往,法国的社会将会运转失灵。 为了缓解这个局面,法国和其他欧洲国家开始大量引进移民,作为法国殖民地多年的非洲地区,自二战后法国国内的黑人就已经开始增多。 截止至2022年,据法国的一项统计非裔法国人已经达到了800万的数量,考虑到民间存在着很多非法移民,这个数字很可能早已突破了千万级别。 
按照法国总人数来看,这个国家的非裔人数已经远远超过总人数的十分之一。虽然他们为缓解“用工荒”提供了帮助,但确实也给法国社会带来了不小的麻烦。 随着“低价劳动力”一起涌入法国的,还有移民和原住民之间的矛盾冲突,以及随着人口比例逐年失调,非裔人种越来越明显的“鸠占鹊巢”的野心。 相比起欧洲无奈下引进移民的策略,同处亚洲的日韩等国,则需要面对更为严峻的局面,那就是越来越低的人口出生率,和它带来的恐怖的人口老龄化。 
或许因为亚洲国家在对待移民问题的谨慎,所以同样生育率不高的情况下,日韩两国提前遭受了生产力严重不足的问题。 之所以说它恐怖,是因为自少子化苗头出现之初,日韩两国就积极采取各种方式鼓励生育,可不但没有对生育率产生任何良性刺激,反而造成了越刺激出生率越低的情况。 如今的日韩两国的基础社会工作岗位,已经出现了巨大的劳动力缺口,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毫无疑问这些缺口将会越来越大。 
而当社会上没有足够的壮年参与劳动时,不但意味着社会运转不良,也会导致一部分的退休老人因为养老金领取不足,而不得不重新参与到社会劳动之中。 这样的社会人们的生活何谈轻松惬意?从两国社会中,无论青壮年还是老年脸上的沉重申请,就可以看出国家遇到的艰难局面。 如此分析的话,我国似乎不应该武断的追求减少人口,而是需要选择自己的道路。 
更适合我国国情的选择从我国自己的国情来考虑,14亿人口并非只是简单的负担,更是我国从一穷二白的建国初期,发展到如今世界前列的最大资源。 要知道在当初工业发展落后,技术水平低下的局面下,能够成功破局靠着低利润的工业产品抢占市场,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的,恰恰是价格低廉的劳动力。 回想当年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代工厂”,虽然赚取的外贸利润有限,但却靠着多国企业的在华投资建厂,营造出世界范围内品类最为齐全的供应产业链。 
这个收获是无价的,和它比起来曾经微薄的利润算不上什么。当我们和世界主要工业企业深度绑定以后,无形中也为我国增加了抵御经济风险的砝码。 而且正因为14亿的人口数量,使我国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消费市场。逐年提高的消费水平,也为世界上中高端产品的销售提供了去向。 和人口同样众多,但贫困人口占比较高的印度相比,作为大部分工业产品的消费市场,我国无疑具有更大的意义。 
加上我国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经济发展策略同人口数量紧密联系在一起了。也可以说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模式,可以看做是为多人口的我国量身定做的。 不过目前我国也有自身的难题,首先中国同样遇到了人口老龄化和生育率走低的问题,在这样的预期之下,我们需要对目前的发展策略加以改进。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主体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的决策已经做出,并且在十年后的今天已经初见成效。 
既然人口的老龄化和人口数量减少已经是一个必然趋势,那么不如我们就先做好准备,让我国的经济发展提前适应未来的特点,并在看似不利的局面中,再一次走出自己的道路。 结语或许未来我国的人口,有一天真的能达到7亿左右。 不过人民的富裕却绝不是依靠简单粗暴的减少人口,而是我们寻找到了更符合经济发展的方法,并且依靠这个方法不断完善发展计划,有了党的正确领导和中华民族的集体努力才能达到的。 
参考资料 《正确看待我国人口发展新形势》 《我国人口老龄化对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 《人口老龄化对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影响》 《我国人口现状与趋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