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欧洲的贵族圈子里有这么一种风气,一些早年丧夫的贵妇人,为了排解心中的孤独,会借着神的旨意,以帮助文人为幌子,实际上只是为了得到那些年轻男子的身体。 而那些文人也因为得到了这些妇人的资助,后来扬名立万,不管当初他们的动机如何,不得不说,这就是一种情欲的交易。
这些年,国内的各大媒体上,我们也经常能看到这种钱色交易,那句“阿姨,我不想努力了”,成为一个著名的梗,可以说,这是一个永远不会过时的话题。 在20多年前,张志铭就因为长相帅气,得到了当时的国内首富黄光裕妹妹的芳心,从此走上人生的巅峰,后来更是拥有了数十亿身家,曾被人称为是“吃软饭”的经典案例。
但在国美电器危难之际,最终站出来的却是这个只有中专学历的人。 1998年,国美发生了一件大事,张志铭和黄燕虹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黄燕虹的哥哥就是当时赫赫有名的国美集团董事长黄光裕。
很多人羡慕张志铭,说他是“一步登天”,这一点都不夸张,当年的黄光裕,是国内首富,他的国美电器正是最巅峰的时期。 黄光裕出生于60年代,家里有一个哥哥,一个姐姐,还有一个妹妹,他的父亲在十年动荡时期曾经被批斗流放。 
黄光裕10岁那年,为了养家糊口,他的哥哥黄俊钦被迫辍学打工,跟着一个老师傅学习维修电器。 后来汕头成为经济特区,汕头人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比如家电这个东西,以往一个家庭有个收音机就不错了。 
到了80年代,基本上家家户户都有电视机,条件好一点的,冰箱、洗衣机也有了。 黄家经营电器生意,80年代的国产家电在质量方面存在着很大的缺陷。 而且那时候的电器根本就没有什么保修的概念,用个一年两年就坏掉是很正常的事情,所以在那时,家电维修成了一门非常吃香的专业。 
黄俊钦在家电维修方面很有天赋,很快就学成出师了,后来自己开了个二手电器店,很多已经报废的旧电器,经过他的手,却能变废为宝。 那时候一台没有播放功能的收音机就要50块钱,比人们一个月的工资还要高,要是带有播放功能的,起码要80,双卡的就需要120-150元一台。 
黄俊钦以1-5元的价格收购那些报废的收音机,别人都修不好的,他能修,修好后,一台卖个20块钱以上完全没什么问题。 黄光裕初中毕业后,也来到哥哥店里,兄弟两分工合作,黄光裕头脑灵活,一张嘴能言善道,哥哥负责修理,他负责收购,几年时间赚了不少钱,成了当时他们全镇的第一个万元户。 
1986年,黄光裕看到电器维修带来的巨大利润,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他们这个行列。 卖电器的没有修电器的多,这一行的利润越来越低,在风险到来之前,他们果断收手,准备去北京发展。 
到了北京,黄光裕兄弟并没有急着做生意,他们先到处转了转,发现北京的物价和他们老家差别还是挺大的,坐个三轮车就要五毛钱,真不是一般人能坐得起的。 北京鱼龙混杂,来自全国各地的人,三教九流都集中到这里,尤其是北京的地摊上,奸商很多,黄光裕就被坑了好几次才学精。 
黄光裕和哥哥走遍了整个北京的市场,发现这里卖的衣服全都是清一色的国产货,而且款式都是70年代的,没有任何的新意,这一点跟广东有天壤之别。 他们果断地拿出所有的积蓄,又跟朋友借了几万块钱,从广州进了一批货,在北京做起了服装生意,结果几个月内,他们就赚翻了。 就在别人以为他们会扩大店面,把服装生意做大做强时,两人却选择了回归老本行:电器生意。 
1987年1月1日,黄光裕兄弟的“国美电器”正式开业,那时的他们,绝对想不到,这个招牌可以在中国市场以后的几十年里一直屹立不倒。 黄光裕当时才20多岁,他似乎天生就是个做销售的料,在他的运筹帷幄下,国美电器从小小的收音机、电热水壶等生活中常见的小家电做起,以可靠的质量和品牌效应迅速地占领了国内市场。 
在80年代末期,家电生意远比人们想象的要难得多,他用新颖的经营模式在和众多国企的竞争胜出。 国美电器在国内率先创造出包销制,打破了当时落后的供销模式。 其次是推出了以需求带动市场的策略,将家电产品分出高、中、低端三个类别,突出差异化经营,率先推出了排他性营销合作模式。 
仅仅从这些重大举措来看,黄光裕可谓是百年难得一见的商业天才。 到1993年,黄光裕已经形成了以国美、国豪、亚华等为主的连锁经营模式的家电零售帝国。 同一年,黄光裕和哥哥因为经营理念的分歧分道扬镳,随后进入野蛮生长的时代,这几年,他的姐姐和妹妹相继进入公司。 
10年后,国美电器在全国的店面已经达到了100家,从地区连锁走向了全国连锁,他的个人财富也一度登顶中国福布斯排行榜。 但这个征途并不平坦,主要源于1996年黄光裕决定走国产品牌路线的决策。 
在国际品牌的冲击下,国美电器举步维艰,黄光裕提前部署,成立了鹏润投资公司,向地产行业进军。 在这个时期,黄光裕得到了一员大将:张志铭。 张志铭和黄光裕的妹妹刚结婚的时候,很多人并不看好他,以为他只是徒有其表。 
作为一个中专毕业的穷小子,张志铭在进入国美之初只是一名司机,由于他为人稳重,办事又不失灵气,公司决定让他给黄光裕开车。 张志铭很快就得到黄光裕的认可,成为他的心腹,黄光裕有意栽培他,经常带着他参加各种商业会谈。 
张志铭也不负众望,逐渐融入公司,并且在经营理念和工作方式上和黄光裕都很契合,黄光裕决定给他一次施展拳脚的机会。 于是张志铭就成了销售部的一名主管,虽然张志铭并没有相关的工作经验,但在跟随黄光裕的日子里,他学到了很多先进的营销理念和方式,加上有黄光裕给他铺路,工作勤恳的他在第一年就拿到了公司的销售冠军。 
与此同时,黄光裕的妹妹黄燕虹也一步步从一名出纳成长为财务部的经理。 两名青年才俊,一个是销售经理,一个手握公司的财政大权,他们在工作中难免有很多接触,兴趣相投的张志铭和黄燕虹日久生情,慢慢地走到了一起。 张志铭在公司连续几年都是销售冠军,他也顺理成章地成为了销售部门的一把手,1997年,黄光裕成立了鹏润房地产开发公司。 
黄燕虹被调动到地产公司担任要职,而张志铭也晋升为国美副总经理,正式进入国美高层。 一年后,张志铭和黄燕虹走进了婚姻的殿堂。 正式成为一家人后,张志铭在国美的地位水涨船高,黄光裕对他很信任,让他在销售方面拥有了真正的决策权。 
在国美电器发展最为迅猛的阶段,张志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 在国外品牌,尤其是日产家电大举进军国内市场的时候,张志铭果断地压低价格,在家电百花齐放的年代,在市场上牢牢地占据了一席之地。 进入二十一世纪后,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张志铭又将互联网和家电市场结合在一起,收到了惊人的回报。 
在他的带领下,国美连锁商城如同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全国大小城市中。 可以说,黄光裕成为国内首富,张志铭有一半的功劳。 2004年,国美发生巨变,问题的根源出在黄光裕的姐姐和妹妹争权,最终让张志铭当了替罪羊。 黄光裕把张志铭安排到地产公司担任一把手,当时黄光裕的地产公司经营不善,已经回天乏术,因此表面上看是晋升,实际上是把他调离了权力中枢。 
张志铭来到鹏润地产公司后,心里虽然不舒服,但还是顶着巨大的压力辗转腾挪,在他的努力下,房地产公司起死回生,并且日益壮大起来。 在这种情况下,黄光裕的大姐又蛊惑黄光裕收回了张志铭的管理权限,张志铭一气之下离开公司,黄燕虹也无法忍受,跟随丈夫一同离开了。 
张志铭夫妻在几个月后成立了自己的“明天房地产”公司。 夫妻二人齐心协力,明天公司的生意越做越大,他们的身家也达到了数十亿。 2008年,黄光裕因贷款危机被调查,经过两年漫长的官司后,于2010年裕锒铛入狱,在国美危机四伏的时刻黄燕虹站了出来,张志铭也不计前嫌回到国美。 
他们在黄光裕入狱的12年里,带领国美数次度过危机,在此期间张志铭一直在背后默默地付出着,直到2021年黄光裕出狱,重新掌管国美集团,张志铭拒绝了黄光裕的挽留,渐渐淡出大众的视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