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四季时蔬,享人间美味。 家乡味道之泡菜
川人的厨房里可以没有猪油罐子,但一定少不了泡菜坛子。厨房不管大与小,高级与简陋,在某个犄角旮旯里一定会呆着几个大小不一的坛子,里面封存的是人们的心头爱:泡菜。

我对泡菜的记忆始于一坛酸菜。小时候,每年一二月地里的青菜长得鲜嫩饱满之际,母亲会将它们砍回,剖分、晾晒、洗净,塞入坛中。那时没钱买啥调料,就是和之以盐巴,照看好坛沿水,静待时长。等到年中,蔬菜难以为继之时,捞一把酸菜,或撕或切,即成最朴素的佐饭菜品。那会儿,热干饭泡凉米汤搭几块泡酸菜,吃得溜饱。等大些条件好了点,加一勺熟油辣椒或干脆倒点菜油煸一会儿,泡酸菜则更显滋味起来。

小那会儿我最喜欢的是泡豇豆。晨起,钻入地中,择鲜嫩苗条的豇豆回家晾晒。烈日会让它们更显纤细与干瘪,挽成把,塞入泡菜坛中。一两日后,干瘪的豇豆在盐水的滋养下丰盈起来,翠绿异常。捞出一把,双手一绞把它们弄成节。端碗上筷,咸香中豇豆特有的清香更加凸显,就着它嗦凉的包谷羹羹,分外畅快。
长大后,泡菜更多的变成了佐料或配菜。酸菜在川人的开发下推陈出新,做法多样。酸菜鱼、酸菜兔、酸菜肉丝等菜品得陈坛酸菜的调配,让肉食的味觉刺激更丰富,滋味更悠长。就连酸菜粉丝汤也能激荡出酸爽怡口的滋味。泡豇豆搭上牛肉则碰撞出更为绚烂的火花,咸鲜味浓,无上的下饭利器。

说到佐料,泡辣椒必不可少。众多坛子中,其中一个大家伙必属于泡辣椒。七八月骄阳如火,火红的辣椒大量上市。川人必须张罗出一坛泡椒来。无泡椒,不川菜也。炽热的油温激发出泡椒迷人的咸辣味,让各类肉食、配菜华丽转身,烙印上川菜麻辣咸香的独特印记。
其它如泡姜、泡蒜亦不能少。它们皆因独特的风味引得众多食客青睐有加。
泡菜中有一类现在非常时兴,那就是跳水菜。泡跳水菜又叫洗澡泡菜,指泡的时间比较短,通常就是一到二晚。它们味道咸酸,口感脆生,色泽鲜亮,香味扑鼻,开胃提神,醒酒去腻,老少适宜。真正会吃、好吃的川人家中一般会备有一个玻璃坛子,泡跳水菜用的。一坛晶亮的老盐水,泡上应季时蔬,颜色鲜亮而丰富。只需一两晚,美味上桌来,清爽解腻,滋味儿只能说绝呀。
人到中年,尝过一些其他地域的泡菜,我最难割舍的还是家中的几个泡菜坛子。那是最让人眷恋的家乡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