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处老城中心区的解放路中段的原自贡市工人文化宫,是1949年自贡和平解放后最早修建的一座大型公共建筑。修建这样一座建筑,旨在为广大工人开展业余文化活动和大型会议提供服务。1950年12月,市总工会在所购原“互乐影院”的地址上开工建设,1952年8月竣工。
图源|自贡方志 自贡是一座老工业城市,盐业产业工人是这座城市的主心骨。1951年市总工会正式成立后,为活跃职工的业余文化活动,于1952年在市中心区建成了这座令盐都儿女深为自豪的“工人之家”。 2000年以前,自贡市的许多重要会议、重大活动,以及全市性的各种职工文艺汇演、培训与书画、摄影展览等,多在此举行。它见证了新中国成立后自贡市及自流井区,突飞猛进的发展历程。其当年临街的东、西附楼底层橱窗中所设有“化工城画廊”“釜溪画廊”等,以及在此开展的各种职工文化文艺演出、培训讲座,是全市职工文化艺术活动的一道亮丽风景,令周边城市羡慕不已。 特别是解放初期,由盐业工人余远辉创作,市总工会选送的国画“盐场一角”入选全国第一届职工业余美术展(1952年)荣获二等奖并入编画册;由工会干部曾伯言创作并表演的方言诗《挂黑牌》及曾伯言作词、彭季成作曲的歌曲《小会计》等作品,生动鲜活,脍炙人口,风靡一时,传为美谈。
图源|自贡年轮 在很长一个时期内,这座雄伟典雅的“文化宫”都是自贡老城区中最显著的建筑和最耀眼的地标,且一直有自贡“春熙路”之称——其向东延伸与八店街、三圣桥、兴隆街连成一线,构成了市中心区的主街,也是自贡最繁华的闹市区。除了一家接一家的商业店铺(其中最有名的是“及时钟表眼镜行”和“普鲁花园(茶馆)”外,这一条东西向的主街,还是寺庙和会馆最集中的区域:东有位于沙湾、扼釜溪河道的王爷庙及隔龙峰山(龙凤山)而相峙的陕西庙(西秦会馆)、“华北食堂”以及高氏图书馆;西有井神庙,中有桓侯宫(张爷庙)、贵州庙、“宝成相馆”“釜溪理发店”江西庙、湖广庙(抗战后改建成“胜利电影院”、商业俱乐部)恒福当、玉皇庙(在今自贡一中处)、基督教福音堂等,每一个古迹后面都有一个故事或一则传奇。
自流井正街俯瞰|图源陈星生 这条街上还曾集中了兴华、益文、群益、新川、十月等书店;正街石塔上则是集中了石印店、装裱店和照相馆等行业的“文化一条街”。与正街和新街紧邻的后山坡、马房街、桐梓坳、六合居等背街小巷,则分布着许多建筑独特的居民院落,还有昌平小学、育英小学和树德幼稚园等。这条老街是当时自流井乃至自贡市的中心,最有人气,尤为热闹。每逢春节过年,全街张灯结彩,一拨一拨的龙灯狮灯,应和着“过街锣鼓”闹热的乐声不绝于耳,洋溢着节日气氛,欢乐了市民,也吸引着远近赶来的观光者;而地处釜溪河上游的贡井人到自流井,则用一句颇具“盐味”的土话来说“下河去耍”“到河底下去”。 来源《百年自流井乡愁》,内容有删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