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大连市的刘女士收到一个不明来历的包裹,扫描包裹里的二维码进入一个微信群后,被一步一步诱导刷单,最终损失6万余元。 据辽宁省大连市公安局中山分局反诈中队民警介绍,刘女士到派出所报案称,她收到了一个不明来历的包裹,里面有一块搓澡巾和写有“撕开有奖”的小信封,打开信封,里面是一个印有二维码的小卡片,刘女士扫码后进入了一个群聊。一进群,刘女士就收到20元红包,对方说这是刘女士在某购物平台上的奖励,随后引导刘女士下载了一款软件,声称只要在软件上垫资做任务就能获得奖励,刘女士充值400元后,很快就收到了平台发放的价值500元的虚拟金币,开始垫资做任务获奖励,且金额越来越大。之后,对方又以各种理由拒绝返款,并要求其继续做连单,也就是需要连续做几单任务后才能返款。刘女士一步步掉入陷阱,最终被骗走6万余元。 大连警方表示,刘女士的案子目前正在调查中。 奔流新闻记者了解到,很多人都曾收到过来历不明的快递。家住兰州市城关区的陈女士表示,她曾收到过两件这样的快递,一次是一个抱枕,还有一次是一把雨伞,物品质量都很差。陈女士告诉奔流新闻记者,自己平时网购较多,从菜鸟驿站取回快递,拆开才发现不是自己购买的商品,第二天就有“客服”电话联系她,询问是否收到快递,并称这是购物平台答谢用户的礼品,需要陈女士扫码进一个微信群进行登记。 “我们小区的业主群里,社区民警会经常发布电诈案例,这样的诈骗手段我见过,所以当场就拒绝了‘客服’扫码进群的要求。”陈女士告诉记者,她向对方要地址,表示可以将收到的东西以快递的方式退回去,对方随即挂了电话。 反诈民警提醒,这跟近日全国多地发生的邮寄大闸蟹领卡基本属于同一类诈骗套路,只是引流手段不一样,都是让你以为可以占点小便宜,最终目的都是扫码进群诱导刷单、投资理财等。大家收到来历不明的快递,一定要提高警惕,不要扫描上面的二维码,对身份不明的“客服”来电做到不听、不信、不转账。总之,避免上当,还是谨记“天上不会掉馅饼”这句话。 文丨奔流新闻记者 张秀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