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央视新闻客户端消息,当地时间21日,据阿拉比亚电视台等多家媒体援引联合国难民署方面的消息,自本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已有17名联合国方面的工作人员在冲突中丧生。
拉法口岸过境点再次关闭
据《以色列时报》当地时间21日报道,当天有20辆满载援助物资的卡车经拉法口岸进入加沙地带,然而在卡车通过后,过境点再次关闭。
世卫组织向加沙地带运送医疗物资
当地时间21日,4辆载有世卫组织援助物资的卡车已驶向拉法过境点,前往加沙。这些物资包括可供1200人使用的创伤药品,可供1500人使用的慢性病药品,以及可供30万人使用三个月的基本药物和卫生用品等。
世卫组织指出,由于药品和医疗用品短缺,加沙地带的医院已濒临崩溃边缘。世卫组织呼吁各界保护为加沙运送援助物资的车队和人道主义小组,确保他们将这些物资安全运送到最需要的地方。
另据路透社消息,目前已有7辆载有人道主义救援物资的卡车抵达加沙地带。
此外,天空新闻台阿语频道当天援引世卫组织的消息称,该组织正在与埃及和巴勒斯坦方面开展合作,确保重要物资安全进入加沙地带。
以色列要求其公民尽快离开埃及、
约旦和摩洛哥
当地时间10月21日,《以色列时报》报道称,以色列国家安全局、总理办公室和外交部宣布,将埃及(包含西奈半岛)和约旦的警戒级别提升至4级,摩洛哥的警戒级别提升至3级,对前往三国旅行的以色列人发出警告并呼吁所有以色列人尽快离开。
公告表示,由于近日多地发生针对以色列的抗议活动,针对以色列人和犹太人的敌意及暴力行为或进一步增加。
公告建议以色列公民避免留在所有中东或阿拉伯国家,包括土耳其、埃及(包含西奈半岛)、约旦、阿联酋、巴林和摩洛哥,同时建议避免前往马来西亚、孟加拉国、印度尼西亚和马尔代夫等国家旅行。
哈马斯宣布释放两名美国人
黎巴嫩制定计划应对战争风险
综合新华社驻外记者报道: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方面20日晚发表声明说,决定释放两名被扣押的美国人。黎巴嫩总理纳吉布·米卡提20日表示,黎政府正制定紧急行动计划,以应对潜在的战争风险。
哈马斯下属武装派别卡桑旅20日晚发表声明说,在卡塔尔的斡旋努力下,卡桑旅出于人道主义考虑决定释放两名被扣押的美国人。美国总统拜登随后发表声明,确认哈马斯方面当天释放了两名美国人。
据黎巴嫩国家通讯社报道,黎总理米卡提20日在会见一个国内代表团时说:“政府正在开展一切必要的外交和政治接触,以应对当前局势、制止以色列的侵略,同时制定了紧急行动计划。”黎巴嫩媒体同日报道说,黎政府针对可能爆发的战争制定了紧急计划。
这是10月17日在黎巴嫩扎拉拍摄的遭袭击损毁的房屋内部。新华社发(阿里·哈希绍摄)
米卡提20日在会见到访的德国外交部长贝尔伯克时呼吁国际社会向以色列施压,迫使其停止对黎巴嫩的“侵略”。
以色列政府新闻办公室20日发表声明说,以国防部国家紧急事务管理局和以国防军宣布实施一项计划,疏散黎以边境城镇谢莫纳的居民。
卡桑旅发言人阿布·乌拜达19日晚发表讲话说,哈马斯已做好与以色列长期作战的准备。他说,美国对以色列的支持“卑鄙无耻”。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20日到访拉法口岸,呼吁尽快放行援助加沙的运输车队,以缓解加沙地带面临的人道主义危机。他表示,联合国“正积极与各方接触”,争取让援助车辆“尽可能快、尽可能多”地进入加沙地带。另据联合国网站消息,联合国人道主义事务协调办公室发言人延斯·莱尔克20日在日内瓦表示,有关各方正接近就人道主义物资运送方式达成协议。
10月18日,在加沙地带南部城市汗尤尼斯,人们接取生活用水。新华社发(里泽克·阿卜杜勒贾瓦德摄)
巴勒斯坦消息人士20日告诉新华社记者,以军当天上午结束了对约旦河西岸城市图勒凯尔姆为期27小时的军事行动,此次行动共造成13名巴勒斯坦人和1名以色列边防警察死亡。
据巴勒斯坦通讯社20日报道,以军持续在约旦河西岸各地展开搜捕行动。新一轮冲突爆发以来已逮捕至少930名巴勒斯坦人。以色列国家安全总局(辛贝特)20日说,哈马斯发言人哈桑·优素福在约旦河西岸被捕。
美国国防部发言人帕特里克·赖德19日在记者会上说,美海军“卡尼”号驱逐舰当天早些时候在红海北部水域拦截了也门胡塞武装发射的3枚巡航**和数架无人机,这些**和无人机从也门发射并沿红海向北飞行,攻击目标疑似位于以色列境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