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入秋以来,还没过几天安分日子,医院又是人人从从众众。

“呼吸道感染疾病”它又来了,这次来势汹汹,不只是针对于家里的孩子,还将矛头对准了中老年人。
钟南山院士在最近的采访中提到:
在冷空气过敏,呼吸道病毒流行的秋冬季节,除了要健康饮食、科学睡眠、口罩隔离、减少出门以外,还要使用免疫调节剂,增强呼吸道的免疫,降低呼吸道感染的风险。

常规的咱就不说了,只是钟老口中的免疫调节剂究竟是个什么东西,小康妹儿今天就邀请到了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文艳梅医生来和大家好好科普科普。

全网都在搜的“免疫调节剂”
请注意查收→
文医生表示,免疫调节剂是一类具有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的药物。可用于治疗免疫功能低下引起的疾病,预防反复呼吸道感染。
常见的免疫调节剂按作用来分,指免疫增强剂(如转移因子)、免疫抑制剂(如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双向免疫调节剂(如某些真菌、多糖类)。

按来源来分,指人和动物免疫系统的产物(如人体免疫球蛋白)、化学合成剂(如聚肌尿苷酸)、生物制剂(如辅酶)、中药或植物(如人参、黄芪)。
看得晕头转向?但事实上,他们的作用大多可以分为这两支“军队”:
第一支:请来的“援兵”
老年人自己的免疫系统打不过病原体,那就请外援。

比如直接注射免疫细胞产生的,具有免疫调节作用的免疫分子。这群免疫分子就跟援兵一样,来了就战,战就能赢。能够快速抵御病原体的入侵。
第二支:苦练的“自家军”
俗话说靠山山会跑,靠人人会倒,最好还是靠自己。所以训练自己的军队也十分重要。
比如,微生物制剂就靠着“模拟战场”的方式,训练人体的免疫系统:

1补强兵力
人体内众多的免疫细胞一旦检测到敌人入侵,无论是真是假,都会通知请求军营“增援“,由此来促进免疫细胞生成,提高战斗力。
2站前储备
如果人体免疫系统的T细胞,B细胞等“特种兵“,提前见过模拟的”逃犯画像“之后,就会将”弹药“(抗体)准备好,一旦遇见真的,就能迅速迎战。
对于呼吸道感染疾病,有两种十分常用的免疫调节剂,分别是:
1.细菌溶解产物
2.转移因子
但,文医生介绍道,免疫调节剂是一种药品,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使用。哪怕是上面提到的两种常见的免疫调节剂,都是可能会出现过敏、发烧等副作用。
对于每年秋冬季都容易出现了呼吸道感染疾病,建议中老年人可以每年都去医院打流感疫苗,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防止被感染。
“说了这么多免疫调节剂,其实,最重要的,还是要回归到咱们自己对于免疫力提高”文医生说。

提高免疫力
还是要靠自己
老年人免疫力低下,主要有三个关键词:
年龄、环境、营养
年龄
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人的免疫器官也会衰老,遇到厉害的病原体入侵,可能就直接“举白旗投降”,所以经常小病变大病。
环境
秋冬季节,冷空气频繁来袭,助纣为虐、为虎作伥、落井下石… …
老年人免疫系统挡不住病原体的长期攻击。
营养
“妈,这个要不得了,倒了倒了”
“不不不,倒了好可惜”
爸妈有时过于勤俭节约,舍不得吃多吃好,但营养不良也是导致免疫力下降的重要原因。
就算“免疫调节剂“救得了一时,也救不了一世,提升人体免疫力,还是只有一步一步踏踏实实的来。饮食营养,永远是最重要的那一环。
通过饮食给免疫力打“补丁”,掌握了这几个“数字密码”就行。
密码一:保证一日三餐
如果随意减餐,比如一天只吃一顿饭,不仅容易产生暴饮暴食的情况,引发消化问题,还容易导致营养素缺乏,从而降低免疫力。

密码二:每天要保证四大类食物
在每日的饮食中至少要包括谷薯类(粮食类)、蔬菜水果类、蛋白质类(尤其是优质蛋白质),以及油脂类(包含烹调用油和坚果)这4大类食物。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建议,三大营养素占全日摄入总能量的合理比例应为:碳水化合物占50%-60%,蛋白质占10%-15%,脂肪占20%-30%,这样更容易保持营养的均衡,从而提升免疫力。
密码三:每天要保证十二种以上食物
在摄入四大类食物的基础上,最好保证摄入12种以上的食物,尽可能做到食物有粗有细、有荤有素、五颜六色、避免单一。

密码四:一周要吃二十五种以上食物
人体需要的营养素多达40多种,包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钙,铁,碘,维生素A、B族维生素,维生素C等,想要充分获取这些营养素,就需要摄入种类丰富的食物
小康妹儿提醒:“靠山山要倒,靠人人要跑!”
真的想要提高免疫力,免疫调节剂只能起辅助作用,最重要的还是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