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贡历史上建成最高的天车,是原建于自流井土地坡的达德井天车,其高度达113.4米。这也是世界上人工搭建的最高的木质结构建筑物和盐井采卤木质井架。
20世纪70年代末,曾经是自贡最高纪录的达德井天车被拆除后,矗立于大安区扇子坝的大十四和新大六两口“姊妹井”所建天车,分别以高88米和86米递补成为当时最高天车的冠、亚军。两井生产你追我赶,不分伯仲,是自贡盐场远近闻名的一对“模范井”和雄踞扇子坝天车群之首的“双子座”,也一度成为千年盐都最靓丽惊艳的盐场景观和城市地标。
1987年应邀前往自贡考察的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古生物学家、中国首位“罗美尔——辛普森奖章”获得者周明镇(1918—1996)及中国科学院“古脊所”所长、世界著名古鱼类学家、世界十大杰出女科学家奖获得者张弥漫院士,到大十四与新大六井现场参观。他们认真听取了介绍后,还提笔写下了“自贡的骄傲,中国的国宝”的赞词。
大十四井和新大六井,均坐落在大安区扇子坝(小地名洞口井,现大冲头路),毗邻而建,相距仅100多公尺,皆属盐岩卤井。前者开凿于1963年5月16日,同年7月20日完钻,后者于1965年12月5日开钻,次年2月21日钻成。两井上的两座天车也分别在其钻凿中架设,钻成后即投入生产,开始提升所产卤水。
1984年印制在年历上的大十四和新大六井天车艺术彩照。(摄影:杨同昌、单彤)

摄于上世纪七十及八十年代的洞口井“双子座天车”
两座天车的架设,选用的主材仍是传统井架搭建所惯用的“烂皮不烂心”的杉木,且以14根大柱组成。两座天车各耗木材约500立方米,分别使用大小相当的圆形杉木近2000根。架设工程中,每两根圆木相接,顶端约近1米处,各竖削其半成合榫,经逐根围顶立,捆扎成中空大柱。柱与柱间以木连接成支撑,曰“横担”。其上竖夹板承架与井口垂直的“天辊”,用以升降汲卤绳索。两座天车各柱下大上小及整体形状均似笋形、塔形。各柱每距10至15米,分层以钢丝绳作拉绳(俗称“风篾”)于石垒的风篾柱内,作为稳定设施,最长的距柱约170米。两座天车所设风篾各130余根。
来源:江湖人称张彩灯
[size=0.706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