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8岁的宋大爷,平日爱好不多,就好吸烟。今年6月以来,宋大爷感冒后一直咳嗽不停,偶尔发现痰中有血丝,症状反反复复,本想做个检查、回家吃点药就解决。然而,检查结果却出乎他的意料,肺部CT提示恶性肿瘤可能性大。焦虑和恐惧,涌上心头。 随后,宋大爷进入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科进行进一步的的诊疗。不幸的是,宋大爷的肿瘤被确诊为右肺鳞癌,无驱动基因突变。 然而,在对宋大爷的一系列常规检查中,肿瘤科主治医师、肿瘤学博士曾斌发现了一个又一个棘手的问题。首先,宋大爷爱吸烟,又有气管炎,平时走路都觉得累,检查肺功能严重下降;其次,宋大爷血糖检查提示高,考虑糖尿病,未经任何控糖治疗;第三,宋大爷血糖控制不佳,又喜欢进食高脂饮食,近期发生过心绞痛,心电图提示有心肌缺血表现。 宋大爷内科基础疾病多,麻醉风险高,手术后容易出现感染、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和进一步肺功能下降,严重影响宋大爷后期的生活质量。 如果先处理宋大爷的糖尿病、心绞痛和肺功能下降等内科基础疾病,势必会耽误肿瘤的治疗,近期就有可能发生肿瘤的长大和转移,失去治愈的机会。这些摆在眼前的问题,让宋大爷本就郁闷的心情,突然一下又跌到了谷底。 为了帮助宋大爷找到更好的治疗方法,肿瘤科联合多个科室的专家对宋大爷的病情进行了多轮讨论。经过讨论,选择三维后装插植近距离放疗更为适合宋大爷。 面对肺部肿瘤的诊断,宋大爷选择了勇敢。在医护团队的专业指导和详尽解释下,他理解并信任了这个治疗方案。2023年7月19日,这个日子对宋大爷有着特殊的意义。在医疗团队的精心操作下,后装插植近距离放疗治疗过程仅用了45分钟。治疗期间和治疗后,他没有出现任何不适感。在治疗1个月后的复查结果更是给了宋大爷巨大的鼓舞。CT显示右肺上叶肿块明显缩小。
肺部肿瘤后装放射治疗,也称介入放射治疗或肿瘤内放疗,是一种放射疗法。三维后装插植放疗是通过影像引导技术定位肿瘤,然后插入可通过放射性物质的空心插植针至肿瘤内部,再使用计算机技术计算,使放射线三维立体分布与治疗部位形状达到一致,这些装置释放高剂量辐射,杀死肿瘤细胞,并且对周围正常组织的伤害最小,治疗结束后放射性物质收回到射线装置内。 这种治疗的原理是通过介入手段将放射源(针)置于肿瘤中心或者合适的位置,使肿瘤受到高剂量照射而周边正常组织器官得到有效保护,从而实现了靶区剂量精准的目标。与外照射放射治疗技术相比,肺插植近距离放射治疗的疗程更短,治疗间隙存活肿瘤细胞增殖可能性更低,有助于肿瘤致死性损伤。 此种治疗方法在医院肿瘤科已开展3年,在局麻的情况下,整个手术的操作时间简短,无痛,疗效确切,不影响心肺功能。目前,科室已经累计治疗了各种肿瘤患者30余人次。
作者:门玉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