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以心血管内科为主题的电视剧《问心》让各种“心病”进入到大众视野,引发了“心”的关注。 扩心病,医学上称为扩张型心肌病。这是一类常见的既有遗传又有非遗传原因造成的复合型心肌病,以心脏的左心室、右心室或双心室扩大和心脏收缩功能障碍等为特征。该病较为常见,我国发病率为13-84/10万,且病因多样,约半数病因不详。临床表现为心脏扩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血栓栓塞及猝死。扩心病猝死率高,5年病死率约为15%至50%。 遗传是一个重要的因素。约25%-50%的扩心病患者有基因突变或家族遗传背景。此外,人体遭受诸如萨奇病毒B、ECHO病毒、小儿麻痹症病毒、流感病毒、腺病毒、巨细胞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等病毒的攻击也容易引起心脏“大”起来。另有心肌炎等炎症以及化疗药物、某些心肌毒性药物、化学品如阿霉素等蒽环类抗癌药也可导致扩心病。嗜酒是也同样伤“心”。 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主任医师曹文斋介绍到。目前,对扩张性心肌病患者采取的措施主要是病因治疗、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病因治疗指积极治疗,可明确病因的原发疾病。药物治疗指对症处理各种临床症状,逆转心室重构,包括β受体阻滞剂、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螺内酯)以及SGLT2抑制剂。非药物治疗包括预防猝死、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及心脏移植。部分患者经过充分的药物治疗后,心脏明显缩小;也有部分患者药物治疗改善不大,需要在临床医生评估后,行CRT(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及ICD(植入式心脏转复除颤器)改善心功能和预防猝死。日渐成熟的心脏移植技术也成为治疗终末期心脏病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虽然扩张性心肌病有一些针对性的治疗方式,但一般情况下是无法治愈的。因为扩心病存在心脏结构的改变,而目前还没有办法逆转心脏结构的改变。所以,患者在日常生活应高度重视自身健康的保养。避免饮酒、过度焦虑或情绪较大波动,注意休息。扩张型心肌病患者晚期常伴有心力衰竭者应尽早使用针对心力衰竭的药物或者手术避免病情恶化。 供稿:林建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