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听之下,这的确是一件让人无奈又好笑的事情。别人的车子掉进沟里,陷入了困难,帮助别人应该是我们每个人的美德。没想到,群众不但不帮忙,反而还无情的嘲讽。岂不让人无奈又好笑呢。
但是,细想之下,却又觉得这件事很悲哀,很心酸,很心痛。为什么会这样呢?这难道不说明我们的干部如今和群众之间的距离是多么遥远吗?群众对干部的心态是多么陌生和冷漠吗?这才是值得那些领导细细思考的事情。
试想,如果是一名路过群众的车子掉进水里呢?当一名群众向周围的村民求助时,周围的村民会拒绝并且嘲讽他吗?恐怕不会,因为我们的老百姓绝大部分都是善良的,当他们见到陷入危难的人时,他们是乐于帮助别人的。
但是,到了干部有困难,群众为什么就拒绝帮忙了呢?干部和群众之间的陌生、冷淡、疏远只是表象,更深层次的原因可能是群众对干部的负面印象过多导致,甚至是对某些坑害老百姓的干部的厌恶与憎恨所致。
结合最近网上曝光的那些新闻,有的老百姓到服务大厅办事,工作人员总是不告诉他一次性带齐哪些材料,最后惹到这名群众当场失控发火。秸秆禁烧时,有的老百姓只是烧了一点儿地里的散碎秸秆或者杂草,当地部门就赶紧上纲上线,不是威胁拘留就是罚款,让他们好生害怕。还有老百姓家里的锅竟然都被查封了,荒谬不荒谬。有的企业排水污染了上千亩农田,农民气愤不堪,但是当地政府在这种污染面前却迟迟不敢执法了,让农民心酸又无奈。有的群众去办事,今天不办,明天不办,把老百姓拖的心力交瘁。
试想一下,如果在老百姓的眼中,我们的干部都是这样的干部,他们还会帮助陷入困难的干部吗?他们不但不会帮助这些干部,他们还会拍手称快,还会诅咒这样的干部为什么还不遇到困难。他们咒骂干部遇到的困难不是大了,而是小了。
记得以前看过一篇文章,耿彪在一次座谈会上谈起了延安时期一名犯法的士兵,当这名士兵将要被处决时,当地几乎所有的老百姓都到现场为他求情,请求饶他一命。耿彪借此发问,如果我们的干部现在犯法了,还有群众替你们求情吗?这个问题发人深省,为什么以前的干部如此得人心,如此被群众拥护和爱戴?为什么现在的干部如此不得人心,如此被群众冷漠和疏远。答案恐怕只有一个,那就是以前的干部心里装着群众,对群众好,现在的干部把自己当成了官,心里装着自己,对群众态度粗暴,作风野蛮,让群众伤心落泪。
还有一个故事,说是某地组织干部重走长征路。周围的群众纷纷表态说,他们绝对配合工作,保证让他们一个也过不去。这再一次告诉我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是一句空话,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也不是一句空话。干部的每一个言行,都在老百姓心中扎下了根。
现在掉进沟里的只是一辆车,群众就如此冷漠。如果再不反思,将来掉进沟里的恐怕就不是车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