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万里长城被国外人文学家称之为“伟大的墙”,而自贡的遍地盐井被国外学者称为“伟大的井”。
燊海井|摄影/李忠东
德国当代著名学者沃基尔教授曾经以“中国伟大的井”为题,为著名的美国科学杂志——《科学与美国人》撰写过一篇关于自贡盐井的文章。 在这篇文章中他写道:一百五十年前,在地球上的中国开凿成深达一千米的井来吸取卤水制盐……这口井是积八百年之久的凿井技术——“冲击式顿钻凿井法”所创造的顶峰,其成就堪称当时世界之冠,要领先欧洲技术四百年,这一凿井技术已成为中国人引以为豪的继造纸、印刷术、**和指南针四大发明之外的又一大发明。
自贡盐场|摄影/孙明经
位于自贡市富顺县的富世井,被认为是自贡历史上的第一口盐井,标志着自贡井盐业的开端。 这口井的发现者是一个叫梅泽的獠族人。据宋代王象之在《舆地纪胜》中记载,梅泽“因猎,见石上有泉,饮之而咸,遂凿石三百尺,盐泉涌出,煎之成盐”。 东汉章帝年间(公元76-88年),人们在梅泽发盐泉的地方,今天富顺县城关镇开凿了这口盐井。
汉砖的井盐开采图
到了南北朝时期,富世井在蜀中已闻名遐迩,并因之设立了“富世县”。 隋唐时期“富世盐井”曾创下日产6100多公斤的纪录,一口井的赋税占到蜀内盐井年税总额的两成有余。 唐时,为避李世民之“世”讳,改“富世县”为“富义县”,“富世盐井”更名“富义盐井”。宋代,改为“富顺县”。 明朝中叶,随着盐卤资源的枯竭,这口连续生产超过千年的古盐井最终废弃。但因“富世盐井”而起的“富顺县(富世县)”却历经1446年而不变,成为自贡盐业史及自贡置市史上的传奇。  凿井图
来源侠客地理|李忠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