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6月中国疾控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发布的《中国幽门螺杆菌感染防控》白皮书指出,我国居民幽门螺杆菌人群感染率近50%,不同人群感染率在35.4%~66.4%之间。反复的胃痛、胃胀、口臭等症状都可能与幽门螺杆菌有关,及早识别幽门螺杆菌,对症治疗有助于健康恢复。 幽门螺杆菌是胃里面感染的一种细菌。这种细菌容易引起慢性胃炎、胃溃疡、胃癌以及多种疾病,是目前世界公认的一类生物致癌因子。 目前,常规检测幽门螺杆菌的手段有胃镜、碳13和碳14三种。与胃镜相比,碳13和碳14属于无创检查,也叫尿素呼气实验。这种检查只需要受试者口服被碳13或碳14标记的尿素,等待一段时间后,医务人员通过检测受试者呼出气体即可判断是否感染幽门螺旋杆菌。 碳13和碳14均只需检测者吹药和吹气即可完成,且检测准确率均可达95%以上,但二者在具体操作上还是有一些细微不同。一是吹气次数不同,碳13是在吃药前和吃药后30分钟各吹一次气,碳14是吃药后15分钟吹气;二是放射性不同,碳13无放射性,碳14具有一定放射性。三是价格不同,碳13价格更高。 需要注意的是,碳14检查虽有一定的放射性,但与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受到的辐射相比,其辐射量极小,相当于连续吃16根香蕉或坐1.5小时左右的飞机。除孕妇、哺乳期女性和儿童外,其他人群可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选择。而碳13无放射性,各年龄段人群均适用。 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主治医师王兰提醒到,幽门螺旋杆菌具有传染性,且主要通过口-口途径传播,就餐最好实行分餐制。如果家里有人感染,其家庭成员均有必要进行幽门螺杆菌检查。小于14岁的儿童不建议常规检查,老人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此外,消化性溃疡、胃粘膜相关淋巴瘤、糜烂性胃炎、常规治疗无效的消化不良、有胃癌个人史、有胃癌家族史、胃粘膜萎缩肠化及不典型增生、计划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包括低剂量阿司匹林、不明原因的缺铁性贫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人群也应该尽早检查是否感染幽门螺杆菌,便于及时对症治疗。 供稿:曾灿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