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下雪了,一对父子高兴地外出散步,在雪地里看到两只冻得瑟瑟发抖的小狗。父子俩看着可怜,就商量把狗抱回家,又担心女主人不同意。
妻子:不是,我想问问你俩(丈夫、儿子)
丈夫:我一开始以为是两个刺猬,在那个地上蹲着呢!
妻子:你先给我说清楚了……你这抱回来咋整?
丈夫:那最起码得把它救活了啊!
妻子:那救完活了呢?
丈夫:救完活了再说呗!
妻子:先把它放卫生间去吧!先把那毛巾拽下来给它擦一下。

听了妻子暖心的话,丈夫乐着把小狗擦干净后,还给喝了羊奶粉,两只小狗幸福地舔着奶喝。
我们外出时或许会遇到流浪狗,但是会躲开,不曾想过要收留,除了嫌脏外,或许还怕麻烦、增加负担。
小孩子和我们大人不一样,他们会自愿、主动关心、照顾、收养流浪狗或被抛弃的幼狗。
一次放学回家,我就远见一个穿校服的个小男孩和妈妈蹲在一只小狗跟前。走近才发现小男孩在喂狗火腿,小狗的一条前腿断了,男孩可怜小狗,就提议妈妈给买火腿吃。

几年前,我批改日记时遇到了一个学生倾诉收养流浪狗的事。这个学生在一个垃圾桶里听到小狗叫,发现一只幼狗,就抱回家。
妈妈责怪儿子把弄回家,要求扔掉,家里没地方养狗。学生就和他一个伙伴用纸箱和泡沫盒给小狗在野外做了小窝,每天上学放学都带吃的照顾小狗。
两个月后的一天,学生又去照顾小狗,发现狗不在了,他和伙伴找了3天也没找到,就把照顾小狗的经历写进日记向我倾诉。

也许收养流浪狗会带来麻烦,但是小孩子却不觉得,他们身上天然怜悯心还未泯灭。他们觉得该帮助流浪狗,也会尽心收养,他们也觉得照顾流浪狗很有成就感。
北京这位爸爸和儿子把两只小狗抱回家,也许给家里增了负担,但是他给儿子示范了怜悯和关爱小动物。

爸爸这个行动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孩子也会像爸爸一样爱动物、爱家人、爱同学,也许未来还会关爱、帮助陌生人。
收养流浪狗是一种爱的情感教育,大人给孩子示范,孩子才可能学着去爱,孩子的心才会有温度。
孩子从关爱小动物开始,会把爱迁移到亲人、周围人身上,或许他长大了会成为有爱心、有责任的人。

《爱的教育》中,主人公恩里科的父亲看到儿子在街上撞了一个妇人,就教育儿子要对衰老、不幸、残废、劳动、死亡和母表达敬意。
教育孩子成为一个有爱心、有责任的人是父母责任。我觉得北京这位救助小狗的爸爸是一位富有同情心、责任心的好爸爸!